高等職業(yè)院校美育方法及實施途徑探索
【作者單位】: 煙臺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G40-014;G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超;鄭立群;;當代美育的實踐困境及生態(tài)美育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洪月;;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2 陳望衡;;炫目的學術景觀:美育的凸起——20世紀初社會轉型之際美學現(xiàn)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李道先,侯曙芳;試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審美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陳望衡;美是一種價值的形容詞——簡評蔡元培的美本體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張愛紅;;對中國傳統(tǒng)美育思想“慣性”的質疑——兼論莊子美育的當代價值[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張繼濤;;當代美育發(fā)展歷程及其問題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7 黃水珍;;尊重學生個體 激活語文興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喬長青;;從課堂教學入手,提高中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周瓏;;審美化生存——論李健吾文學批評審美維度的建構與堅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旭曉;;中國美學的歷程與轉向[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2 王光龍;;葉圣陶論略讀學習指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建軍;;對語文教學中“文”“道”關系的再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吳才武;;淺談如何進行研究性閱讀教學——以小說為例的研究性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5 蒲曉業(yè);;情感教育與當代大學生和諧人格培養(yǎng)[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6 李熙宗;霍四通;;語體與語言規(guī)范化[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吳雪青;;普通話水平測試和語感[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殷濤;;寫作,與靈魂共舞[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魏春英;;加強中職生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A];2007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張靜;;中華吟誦的前生今世——兼論吟誦在語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上)[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菊霞;創(chuàng)傷敘事與寫作治療[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白雪峰;當代中國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遼寧大學;2010年
3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佴e,
本文編號:253142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ilunlunwen/253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