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時期中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問題研究
【摘要】 行政組織文化是行政組織的心智模式和DNA,是行政管理活動在微觀層面的“軟件”,在轉型時期建設“服務型政府”離不開行政組織文化的強力支持。通過行政組織文化建設,可以將行政組織中的制度、結構、人員與風格、技能、戰(zhàn)略和價值觀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有機的整體,從而避免行政體制改革陷入制度改革缺乏文化土壤而陷于失敗的窠臼。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的現(xiàn)狀是人治與法治的沖突、道德主義與功利主義的沖突、等級觀念與平等觀念的沖突、封閉保守與開放創(chuàng)新的沖突、專制主義與契約精神的沖突。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主體性缺失、目標性模糊、原則性混亂、規(guī)范性缺乏、參與性不強和路徑依賴。轉型時期的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建設服務型、法治型、參與型和特質型行政組織文化,其原則是堅持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以及借鑒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其建設的路徑主要有制度路徑、組織路徑、技術路徑和人的路徑。
第一章 行政組織文化研究的理論背景和理論淵源
20 世紀 80 年代,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來臨,管理學界出現(xiàn)了對文化研究的熱潮,在同一時期,日本企業(yè)的迅速崛起使得組織文化成為管理學界的顯學。隨著對組織文化研究的深入,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文化理論和研究方法被應用到管理學的研究中,這使得管理學的文化主義范式逐步從萌芽狀態(tài)走向成熟,管理學迎來了繼科學主義范式、人本主義范式之后的第三個范式——文化主義范式。
行政組織文化研究就是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產(chǎn)生的。行政組織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其范式概念都源于文化和組織文化,乃至其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等也都來源于組織文化,因此有必要再對行政組織文化的理論進行闡釋之前,對文化和組織文化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以及組織文化與行政管理的關系進行說明。
一、行政組織文化研究的理論背景
管理學的范式概念源于托馬斯.庫恩的科學哲學理論,范式是由從事某種特定學科的科學家們在這一學科領域內所共有的世界觀、共識和基本觀點構成的。其本義是指科學理論研究的內在規(guī)律及其演進方式。按照管理學家們的解釋,知識的發(fā)展一般是按一定的路徑進行的,會形成一定的理論范式。盡管管理學家們對于組織及其管理中的范式性質和種類還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但可以把管理學范式理解為是在管理學研究和實踐中能夠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具有典式意義的理論架構或模式。從管理學范式所追求的目標來看,可歸納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學主義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義范式。各種不同的管理學派基本都可歸于對立的兩大范式之下。管理學的科學主義范式和人本主義范式的二元對立邊界在組織文化崛起的后官僚時代日益變得模糊,新興的文化主義范式可以超越科學主義范式和人本主義范式的對立,管理學的文化主義范式是既科學主義維度和人本主義維度的第三種維度,具有重要的方法論的意義。
文化主義范式確立的意義不僅在于在為管理學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更為重要的是它為當代管理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論思想。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因此,管理學的研究必須重視文化因素,把文化放在研究的框架之中,充分考慮人的文化本性與組織行為的關系。當然,它并不是要排斥其它的研究范式,而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科學會足以范式和人本主義范式的進一步綜合。
二、行政組織文化的理論淵源
行政組織文化是文化的亞文化,同時也是國家文化和組織文化的亞文化。行政組織文化本身并不具有范式,其范式基本都來自于文化、民族文化和組織文化。因此,在本文對行政組織文化展開具體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對行政組織的理論淵源進行追溯,以利于厘清行政組織文化的概念,明晰行政組織文化的內涵,擴寬行政組織文化的研究視野,豐富行政組織文化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
(一)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每個組織都有一個文化,它是對組織的核心工作以及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的一種持久穩(wěn)定的思維模式。文化對于組織的意義就如同人格對于一個人的意義。它是累積的、漸變的、緩慢的和不可見的,但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對組織而言。
2.文化的內涵
在商界,“企業(yè)文化”是一個熱點話題。通俗書籍大幅描述 IBM和惠普公司如何強調團體工作的卓越性,從而使它們獲得了較之于機械主義和個人主義對手們一種競爭優(yōu)勢。研究這一主題的人是那些開始競相提出組織文化和定義并設法更精確地闡述其定義的學者們。埃德加.H.沙因致力于組織文化與領導權的研究。他將文化的內涵概況為:
(1)行為規(guī)則:觀察到的當人們互動的行為規(guī)律,例如所用的語言和圍繞順從和舉止的儀式。
(2)信奉的價值觀:團體宣傳要設法實現(xiàn)的一系列公開聲明的原則和價值觀,比如“產(chǎn)品質量”或“價格領導”。
(3)團體規(guī)范:工作團體中形成的隱含的標準和價值觀,比如霍桑研究中,接線工作室的工人們形成的“公平薪酬、公平工作”的特殊規(guī)范。
(4)正式哲學:指導團體在面對股東、雇員、顧客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時所采用的廣泛的政策和意識形態(tài)原則,比如公眾熟知的惠普公司的“惠普之道”。
(5)游戲規(guī)則:組織中運行的未寫明的規(guī)則,新來者要成為一個被接受的成員所必須知道的“內情”和“這里做事的方式”。
(6)氣氛:一個團體通過物理布局和組織成員與彼此、顧客或其他局外人互動的方式所傳遞給人的感覺。
第二章 行政組織文化理論概述
一、轉型時期、行政組織和行政組織文化的概念
(一)轉型時期的概念
本文的轉型時期具有特定意義,這里的轉型時期是指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由“管制型”政府轉變?yōu)?ldquo;服務型”政府,由“人治”政府轉變?yōu)?ldquo;法治”政府,由“集權型”政府轉變?yōu)?ldquo;參與型”政府。
在厘定行政組織文化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先對行政組織的概念和內涵進行簡要的闡釋。
(二)行政組織的概念
本文主要采用狹義的行政組織概念,即研究對象側重于研究科層制政府,但也會涉及到企業(yè)、事業(yè)和社會團體等組織。
(三)行政組織文化的概念
行政組織文化是行政活動在微觀層面的深層次結構,是行政體系內部的文化狀況。本文提出和使用“行政組織文化”這個概念,是從現(xiàn)實行政管理實踐的客觀需要出發(fā),突出行政組織的文化載體作用和主體作用,明確行政組織在行政體系內部文化建設中的諸特責任,通過文化視角透視行政組織的內部活動,探討行政組織的人工制品層面、行為層面和制度層面和價值觀層面。使行政文化的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行政管理實踐具有更強的理論參考價值和現(xiàn)實指導意義。
二、行政組織文化的內容
如沙因所說,文化的表層是人工制品層次,它包含一個人進入一個新團體面對不熟悉的文化時所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所有現(xiàn)象。人工制品包括團體中的可視產(chǎn)品,如物理環(huán)境的建筑結構、語言、技術和產(chǎn)品、藝術創(chuàng)作、(從著裝、處事、情緒表達方式以及組織傳奇和故事中體現(xiàn)出的)團體風格、出版的價值觀明細表、可觀察到的禮儀和慶典等。
(一)人工制品
1. 建筑結構
建造結構反映了行政組織文化的時空性,是行政組織文化最典型的物質載體。以我國行政組織文化的建筑結構為例,我國的政府大樓,尤其是地方政府大樓普遍具有占地面積大、建筑體積大、裝潢設計奢華、工程耗資巨大、建筑風格氣派的特點。地方政府的政府大樓往往是當?shù)刈詈廊A最壯觀的建筑,由于這些政府大樓花費巨大、奢華無比,因此常為普通百姓所詬病,而支撐這些壯觀的政府大樓的資金來源是,不斷增長和巨額的行政支出。
2. 語言
行政組織的語言,亦可被稱為行話,即只有在行政組織內部才通行的帶有一定專業(yè)色彩的專門性話語。我國行政組織的話語具有鮮明的色彩,即官僚色彩重、“黨八股”色彩重和形式主義重。官僚色彩重是指行政組織的話語帶有濃厚的官僚主義風格,無處不體現(xiàn)著等級森嚴的科層制和對權力的尊崇,比如:稱呼領導一般不直呼其名,,往往是其姓名+職務,如張書記、李主席等。“黨八股”色彩重,是指行政公文普遍存在著模板化、空洞化和雷同化的問題,即遵循著死板的公文格式,卻言之無物,言之空洞,缺乏實地調查和實事求是的精神,空話、廢話、套話、大話和假話多,而真話、實話和有用的話少。比如,常見行政公文中見到“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的字樣,但具體如何強化措施和如何狠抓落實,卻沒有相對應的具體內容,限于公文中常見的死板空洞的窠臼。
第三章 轉型時期中國行政組織文化重塑的歷史背景................ 100
一、西方行政組織文化的特征及影響.................. 100
(一)主張“民治”觀念.................. 100
(二)主張依法治國................. 101
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的現(xiàn)狀與問題........... 114
一、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的現(xiàn)狀........... 114
(一)人治與法治的沖突.................... 114
第五章 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目標、原則和路徑 ............... 127
一、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目標.......... 127
(一)建設服務型行政組織文化...................... 127
第五章 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目標、原則和路徑
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是轉型時期我國政府的改革目標和建設方向。政府改革不僅要有制度創(chuàng)新,也必然要求重塑行政文化。而重塑行政文化的路徑必須是通過行政組織文化建社來消解其宏觀性、模糊性和深邃性,實現(xiàn)其可操作性和可塑性。結合我國轉型時期政府的改革目標以及對行政組織文化的共識,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目標、原則和路徑大致可以設定如下內容:
一、轉型時期我國行政組織文化建設的目標
(一)建設服務型行政組織文化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當前我國政府的主要改革目標和建設方向。建設服務型政府不僅要求采取轉變政府職能,轉“管制”為“服務”,精簡政府機構,行政審批權下放等有形的改革措施,還要求建設與服務型政府相配套的無形的服務型行政組織文化。
所謂服務型行政組織文化,是指把公民當成“顧客”,建立“顧客驅使”,并以公共服務中心的行政組織文化。具體而言,就是不僅要要把公民當成國家的主人,同時也把公民當成享受公共服務的顧客,公務人員在樹立“公仆”意識的同時,也強化“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意識。“公共組織對顧客負責,這樣就會改變其行為模式。這是一種強有力的變革杠桿。”建設服務型行政組織文化不僅有助于轉變公務人員的“官本位”思想為“民本位”思想,增強公務人員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還有助于為服務型政府改革提供制度驅動力。
結論
后工業(yè)化時代,開啟了人類物質文明極大豐富的時間卷軸,然而,也打開了由于人類極端追求物欲而導致精神世界萎縮的“潘多拉之盒”。一方面,是科技進步和工業(yè)文明給人類物質生活帶來的各種便捷和豐富,并沉耽于始于西方的虛幻的娛樂流水線的精神生活(如好萊塢電影、美國的三大職業(yè)聯(lián)賽、各種電視選秀節(jié)目),并沒有使得獲得真正的幸福,短暫的快樂之后,是物質生活有限性與物質欲望無窮性之間不對稱所引起的空虛和失落,并逐漸喪失了自反性。而由資本主義金融、能源寡頭在民主自由的外衣下,愈來愈走向極權和專制。所謂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不過成了猶太財團操縱下的政治游戲,充斥著骯臟的金錢與權力的交易。(時下熱議的美劇《紙牌屋》深刻地揭露了美國政治的虛偽性和自私性)另一方面,信息時代所帶來的信息大爆炸,使得常人在信息之海中獲取有效信息越來越難,(每天不得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終端瀏覽大量的垃圾信息),傳統(tǒng)知識載體的沒落(主要指書籍和報紙)和網(wǎng)絡媒體的崛起,導致了人們獲取的信息越來越支離破碎,隨之而來的是,其背后蘊含的價值體系被分隔成無數(shù)個碎片。簡言之,知識和價值的碎片化導致了現(xiàn)代性的迷思問題——持續(xù)進步、合目的性和不可逆轉的社會發(fā)展到另一個極端——多元主義、碎片化、和去中心性的后現(xiàn)代性。
中國的經(jīng)濟騰飛,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不過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發(fā)展成就。當西方人為中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西方發(fā)達國家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成就而迷惑不解時,只要追溯古老中國的悠久歷史,這一迷惑就會迎刃而解。在中國封建統(tǒng)治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只有在清末的三百多年間中國落后于世界,而其它時間,中國基本都處于世界的領先水平,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巔。究其原因,世界唯一延續(xù)至今的延續(xù)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是確保古代中國領先于世界和現(xiàn)代中國重回世界之巔的最重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1923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