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云模型的零水印算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8 13:05
近幾年,隨著數(shù)字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各種形式的數(shù)字產品紛紛通過因特網進行傳播,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直接導致產品間的復制、修改、盜用變得非常容易,這種低成本、高速度的傳播方式往往會引發(fā)各種不同程度的侵權行為。因此為了保護數(shù)字產品的知識產權,數(shù)字水印技術應運而生。數(shù)字水印技術按照水印信息是否需要實際嵌入來劃分,可分為嵌入式水印和零水印技術。嵌入式水印技術利用人類感覺器官的不敏感性以及數(shù)字產品本身的冗余性,通過在空域或者變換域內加入輕微的擾動來實現(xiàn)水印嵌入,多數(shù)情況下水印只能以很低的強度嵌入,從而降低了水印的魯棒性。而零水印則突破了常規(guī)嵌入式水印算法修改模型數(shù)據(jù)的作法,直接利用模型本身的空域或變換域特征來構造水印信息,解決了水印魯棒性與透明性之間的矛盾。在頻譜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模型自身的幾何特征構造的水印信息(即零水印)來實現(xiàn)模型的版權保護,能夠很好的解決水印算法中水印魯棒性與透明性之間的矛盾。 本文從三維點云模型的版權保護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一種基于頻域特征的點云模型的魯棒零水印算法。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為了能夠高效率的處理點云模型數(shù)據(jù),降低后期數(shù)據(jù)處理的難度,需要建立模型的八叉樹數(shù)據(jù)結構,給模型按照空間結構進行剖分。 2.點云模型只是空間離散點集,只有點的坐標信息,點與點之間的拓撲連接關系并沒有給出。通過在各個分塊內建立模型的Kd-樹數(shù)據(jù)結構,可得知點與點之間的拓撲連接關系。 3.為了獲得模型自身的重要特征,分別將模型各分塊內的空域信息變換到頻域,得出頻譜系數(shù)。 4.低頻頻譜系數(shù)集中了模型的大部分能量,因此取各分塊內低頻頻譜系數(shù)的平均值構造一位水印信息。 5.對模型進行各種攻擊,測試水印算法的魯棒性。實驗證明該算法對仿射變換攻擊、噪聲攻擊和簡化攻擊均具有較強的魯棒性。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TP309.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三維模型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特點和分類
1.1.1 數(shù)字水印與三維模型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特點
1.1.2 數(shù)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及三維模型水印分類
1.2 三維模型表示方法及點云模型與網格模型的比較
1.2.1 三維模型表示方法
1.2.2 點云模型與網格模型的比較
1.2.3 點云數(shù)據(jù)的獲取
1.3 本文的工作和組織結構
1.3.1 本文的工作
1.3.2 本文的組織結構
第2章 點云模型的幾何特征
2.1 八叉樹的空間剖分
2.1.1 包圍盒
2.1.2 八叉樹結構的建立
2.2 點云模型的鄰域
2.2.1 k鄰點、BSP鄰域、Voronoi鄰域
2.2.2 Kd-樹結構的建立與k鄰點的查找
2.3 點云模型頻譜分析
2.3.1 時域信號和頻域信號
2.3.2 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變換方法
2.3.3 圖的拉普拉斯矩陣
2.3.4 頻譜分析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點云模型的零水印算法
3.1 已有的三維模型頻域水印算法分析
3.1.1 三維模型頻域嵌入式水印算法分析
3.1.2 三維模型頻域零水印算法分析
3.2 基于拉普拉斯矩陣的點云模型零水印算法
3.2.1 水印生成
3.2.2 水印檢測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測試水印的魯棒性
4.1 三維幾何模型水印系統(tǒng)的攻擊類型
4.1.1 仿射變換攻擊
4.1.2 噪聲攻擊
4.1.3 簡化攻擊
4.2 各類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1 仿射變換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2 噪聲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3 簡化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主要工作回顧
5.2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5.3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0126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TP309.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三維模型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特點和分類
1.1.1 數(shù)字水印與三維模型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特點
1.1.2 數(shù)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及三維模型水印分類
1.2 三維模型表示方法及點云模型與網格模型的比較
1.2.1 三維模型表示方法
1.2.2 點云模型與網格模型的比較
1.2.3 點云數(shù)據(jù)的獲取
1.3 本文的工作和組織結構
1.3.1 本文的工作
1.3.2 本文的組織結構
第2章 點云模型的幾何特征
2.1 八叉樹的空間剖分
2.1.1 包圍盒
2.1.2 八叉樹結構的建立
2.2 點云模型的鄰域
2.2.1 k鄰點、BSP鄰域、Voronoi鄰域
2.2.2 Kd-樹結構的建立與k鄰點的查找
2.3 點云模型頻譜分析
2.3.1 時域信號和頻域信號
2.3.2 數(shù)字水印技術的變換方法
2.3.3 圖的拉普拉斯矩陣
2.3.4 頻譜分析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點云模型的零水印算法
3.1 已有的三維模型頻域水印算法分析
3.1.1 三維模型頻域嵌入式水印算法分析
3.1.2 三維模型頻域零水印算法分析
3.2 基于拉普拉斯矩陣的點云模型零水印算法
3.2.1 水印生成
3.2.2 水印檢測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測試水印的魯棒性
4.1 三維幾何模型水印系統(tǒng)的攻擊類型
4.1.1 仿射變換攻擊
4.1.2 噪聲攻擊
4.1.3 簡化攻擊
4.2 各類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1 仿射變換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2 噪聲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2.3 簡化攻擊對水印的影響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總結與展望
5.1 主要工作回顧
5.2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5.3 未來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溫泉,孫錟鋒,王樹勛;零水印的概念與應用[J];電子學報;2003年02期
2 喻志強,趙榮椿,葉豪盛,梁爽;自適應于局部幾何特征的三維模型水印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22期
3 胡敏;謝穎;許良鳳;薛鋒;;基于幾何特征的自適應三維模型數(shù)字水印算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8年03期
4 楊樹國,李春霞,孫楓,孫堯;小波域內圖象零水印技術的研究[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3年06期
5 馮小青;李黎;潘志庚;;一種強壯的基于幾何特征分布的3維點模型數(shù)字水印算法[J];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9年08期
本文編號:286012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86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