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SA的專用指令集處理器匯編工具鏈的研究與實現
【學位單位】:南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P33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第二節(jié) 架構描述語言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jié) 本文結構安排
第二章 TRIC處理器
第一節(jié) TRIC處理器架構
2.1.1 哈弗存儲結構
2.1.2 寄存器映射
2.1.3 存儲空間組織
2.1.4 程序員模型
第二節(jié) TRIC指令集
2.2.1 匯編指令
2.2.2 尋址方式
2.2.3 指令譯碼
2.2.4 指令前綴操作
第三章 LISA語言與處理器建模
第一節(jié) LISA語言
3.1.1 LISA模型
3.1.2 預處理
3.1.3 數據類型
3.1.4 資源模型單元
3.1.5 操作模型單元
第二節(jié) 處理器LISA模型
3.2.1 資源建模
3.2.2 指令建模
3.2.3 特殊操作單元
第四章 TRIC處理器模型與匯編工具鏈
第一節(jié) 構建TRIC資源模型
4.1.1 寄存器建模
4.1.2 存儲空間建模
4.1.3 全局變量
第二節(jié) 構建TRIC指令模型
4.2.1 TRIC指令異同分析
4.2.2 通用操作數模型
4.2.3 語法匹配
4.2.4 二進制匯編
4.2.5 EXPRESSION與BEHAVIOR執(zhí)行
4.2.6 別名指令
第三節(jié) 匯編工具鏈
4.3.1 匯編器
4.3.2 鏈接器
4.3.3 反匯編器
第四節(jié) 匯編與反匯編驗證
4.4.1 測試流程
4.4.2 測試結果
第五章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設計
第一節(jié) 開源GUI套件wxPython
5.1.1 圖形用戶界面
5.1.2 開源UI庫wxPython
5.1.3 wxPython開發(fā)環(huán)境
5.1.4 wxPython基本開發(fā)步驟
第二節(jié) 界面與功能設計
5.2.1 窗口設計
5.2.2 菜單欄設計
5.2.3 工具欄設計
第三節(jié)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測試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第一節(jié) 總結
第二節(jié)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品;;嵌入式系統(tǒng)——第二講 百花齊放的嵌入式處理器[J];世界電子元器件;2006年03期
2 李超;張美琳;楊旭;徐勇軍;駱祖瑩;;安全處理器體系結構的現狀與展望[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11年10期
3 王恩東;秦濟龍;;處理器互聯體系結構的一些特點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30期
4 余衛(wèi)東;MMX技術[J];電腦知識;1997年03期
5 Dipl.-Ing.Alexander Sch?der;;嵌入式處理器解決車載多媒體系統(tǒng)中的設計難題[J];世界電子元器件;2007年12期
6 C.A.(Al)Dennis ,陳瑞源 ,力康;公用信號處理器的應用和設計[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1987年06期
7 張健;奔騰Ⅱ、奔騰Ⅱ至強、賽揚處理器各司其職[J];電腦技術;1998年09期
8 Robert Cravotta;;可配置處理器應用日趨紅火[J];電子設計技術;2003年11期
9 劉磊;鄒候文;唐屹;;一種可編程安全處理器體系結構的研究與實現[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張錚;趙榮彩;顏峻;邰銘;陳科;;網絡處理器體系結構和應用綜述[J];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臻志;多標準高性能前向糾錯碼處理器[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魏繼增;可配置可擴展處理器關鍵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霍文捷;嵌入式處理器安全運行機制的研究與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從明;類數據流驅動的分片式處理器體系結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徐光;分片式流處理器體系結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6 李勇;異步數據觸發(fā)微處理器體系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7 任永青;邏輯核動態(tài)可重構的眾核處理器體系結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黎鐵軍;嵌入式流媒體處理器體系結構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9 黃海林;高可靠處理器體系結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6年
10 劉光輝;高效處理器容錯技術研究與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彥;可配置的眾核結構驗證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年
2 張艷;面向通信算法的處理器核功能部件的設計和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3 曹金陽;猜測并行多核體系結構模擬環(huán)境研究與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范孟秋;基于LISA的專用指令集處理器匯編工具鏈的研究與實現[D];南開大學;2015年
5 曾斌;分片式處理器體系結構上的超塊優(yōu)化技術[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黃冕;X處理器存儲一致性模型的研究與實現[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7 趙燦明;分片式處理器上激進執(zhí)行模型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8 劉晉汾;處理器描述語言的研究與應用[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9 劉子揚;基于虛擬計算群的眾核處理器動態(tài)在線任務調度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10 邸志雄;多核包處理器數據控制總線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269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86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