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黨!2011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辯證法與當代哲學的命運——評阿多諾對辯證法的重新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共吉林省委黨! 2011年
當代辯證法的寬容精神
汪巳博
【摘要】:寬容精神是當代辯證法的基本理論精神。在古希臘,辯證法的這種寬容精神在蘇格拉底哲學中以“對話”的形式顯現(xiàn)。但從蘇格拉底的“問答辯證法”到柏拉圖的通種論再到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辯證法的寬容精神逐漸從澄明走向遮蔽。然而,在現(xiàn)代哲學對辯證法猛烈批判的背后,仍然有與眾不同的聲音,欲將我們帶回古希臘辯證法所鐘情的“對話”意識和“寬容”意識。面對現(xiàn)代哲學所特有的“問題意識”,彰顯辯證法的“寬容”精神已經不是個體的呼聲而是一種集體意識。 辯證法的寬容精神在現(xiàn)代辯證法中不斷顯現(xiàn),從解釋學的“對話邏輯”和“交往理論”范式對形而上學“同一性”的超越到馬克思辯證法批判性與否定性對“非同一性”的彰顯,辯證法寬容精神逐漸又從遮蔽走向澄明。辯證法的發(fā)展進入后形而上學時代,彰顯“非同一性”、鼓勵“交往”與“對話”、尊重“差異”與“多元”成為這一時代辯證法理論的根本理論旨趣!皩捜菥瘛钡幕貧w造就了現(xiàn)實社會的“對話”與“交往”,構建了現(xiàn)代社會的多樣化多元化。我國推進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全面改革,不僅需要這種寬容精神,而且可以為辯證法的寬容精神提供堅實的實踐基礎和現(xiàn)實根據(jù)。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024.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秀娜;試論羅爾斯“重疊共識”概念[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賀來;;形而上學的社會歷史批判——馬克思開辟的形而上學批判的獨特樣式[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9年03期
3 張盾;辯證法與當代哲學的命運——評阿多諾對辯證法的重新詮釋[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賀來;對話與寬容:辯證法的重大理論精神[J];求是學刊;2002年01期
5 賀來;;辯證法對話維度的當代復興——從伽達默爾解釋學與辯證法的深層結合看[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1期
6 賀來;論辯證法的當代意義[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8年02期
7 賀來;“奧斯維辛”與現(xiàn)代哲學——考察現(xiàn)代哲學轉向的一個重要參照系[J];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8 H.-G.伽達默爾;孫周興;;摧毀與解構[J];哲學譯叢;199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慶豐;后形而上學時代的辯證法理論[D];吉林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亞春;解構與摧毀——關于德里達與海德格爾[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4 張君平;;羅爾斯正義論體系的三元結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5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在聯(lián)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6 袁家群;論人的最高本質及其同勞動、社會的關系——關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質學說”的新探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湯文曙;陳明秀;;社會歷史中的自然觀——兼談盧卡奇的“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湯文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哲學及其基本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周琦;;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剖析及其當代意義[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陳義平;論康德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玉鎖;;《管子》的成人命題:既仁且智,是謂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陸心宇;;我在這里——近代經濟學和哲學文本空間中的自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3 陶達;;馬克思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視閾下“幸福指數(shù)”體系的構建[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學批評主體觀的缺失與重建[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葉國平;;羅爾斯程序正義思想研究——以《正義論》為中心[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劉詩貴;肖鳳儀;;社會公眾推進消費文明的實踐探討[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陳文娟;;共和主義自由與帝國的悖論[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楊佳倩;;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的思想進程[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梁愛民;;論美與“人的本質對象化”——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經典命題的理解[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田鵬;認同視角下的歐盟語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姝媛;再犯罪人員特殊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責任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瑩;鄧小平“中國式現(xiàn)代化”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超;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周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生態(tài)文明思想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姜佳杞;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調節(jié)機制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丁小飛;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中代際公平問題的哲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廣華;康德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批判[J];安徽大學學報;1995年05期
2 H.G.伽達默爾;友誼與團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R.E.帕爾默;伽達默爾哲學的七個關鍵術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孫周興;形而上學的尼采[J];讀書;2003年02期
5 黃勇;解釋學的兩種類型: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朱培;美國著名學者奧爾曼論馬克思的辯證方法[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4年04期
7 朱德生;如何理解辯證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8 鄧曉芒;論先驗現(xiàn)象學與黑格爾辯證法的差異[J];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9 吳曉明;馬克思的哲學革命與全部形而上學的終結[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10 孫周興;形而上學問題[J];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鄔焜;;建立自然辯證法的第二個歷史形態(tài)——《自然辯證法新教程》簡介[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舒遠招;;從“為國服務”角度審視自然辯證法學科形態(tài)的轉變[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作竹;;自然辯證法的系統(tǒng)性特征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 孫正聿;[N];光明日報;2011年
2 朱文君;[N];吉林日報;2011年
3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zhí)筆 許全興;[N];人民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葛宇寧;人的邏輯與物的邏輯[D];吉林大學;2014年
2 高廣旭;意義批判的邏輯[D];吉林大學;2010年
3 于永坤;傳統(tǒng)辯證法的解構與批判的辯證法的重建[D];吉林大學;2011年
4 高苑;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D];吉林大學;2013年
5 孔揚;《資本論》研究方法的世界觀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6 胡傳順;伽達默爾倫理學的釋義學意義探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劉芳;悲劇和希望[D];復旦大學;2011年
8 吳海燕;黑格爾哲學中的“承認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巖磊;創(chuàng)造概念的大師[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睿斌;主奴辯證法中的“承認”問題探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余世榮;西方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演進邏輯[D];三峽大學;2012年
3 王俊梅;盧卡奇早期辯證法思想述評[D];河南大學;2010年
4 張作竹;論辯證法的自然性[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宋新康;論科學研究精神[D];蘇州大學;2010年
6 高操;加藤正與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D];漳州師范學院;2011年
7 田雪楠;馬克思辯證法及其當代價值[D];遼寧大學;2012年
8 郭宏福;實踐辯證法的合法性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賈思宇;弱者的力量[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吳永佳;辯證法的當代意蘊[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辯證法與當代哲學的命運——評阿多諾對辯證法的重新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256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zhexuezongjiaolunwen/20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