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30 20:30
目的:通過實驗,觀察中藥復方益氣活血止痛的藥理作用,探索中藥復方抗運動性疲勞肌肉酸痛證的作用機理。 方法:應用抗應激、血液流變學、微循環(huán)、鎮(zhèn)痛、抗炎等藥效學指標,觀察中藥復方益氣活血,止痛抗炎的藥理作用;通過建立急性和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動物模型,應用ELISA、熒光分光光度法、光鏡技術、透射電鏡技術等探索中藥復方抗運動性疲勞肌肉酸痛證的作用機理。 結果:1.中藥復方的藥效作用:中藥復方能顯著改善下坡跑造成的急性和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大鼠指標;能顯著延長小鼠游泳時間、缺氧和低溫環(huán)境下小鼠的存活時間;能改善寒凝血瘀動物模型血流變的指標,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雖然對抑制小鼠醋酸扭體反應作用不明顯,但在1小時和1.5小時上有提高小鼠熱板痛閾值的趨勢,能顯著提高小鼠熱水縮尾反應最大鎮(zhèn)痛效應百分率;能減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度,明顯減少巴豆油所致大鼠肉芽腫炎性滲出液。 2.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中藥復方能維持運動大鼠Glu水平的恒定,能夠降低大鼠血清BL、CK、BUN含量,能提高大鼠血清中的SOD含量,降低MDA含量;能夠升高下丘腦DA/5-HT的比值,提高...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引言
實驗研究
1 中藥復方對大鼠運動性肌肉疲勞模型的作用研究
1.1 實驗材料
1.1.1 藥物
1.1.1.1 受試藥物
1.1.1.2 陽性藥物
1.1.2 動物
1.1.3 儀器
1.1.4 試劑
1.2 實驗方法
1.2.1 中藥復方對大鼠急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2.2 中藥復方對大鼠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 實驗結果
1.3.1 中藥復方對大鼠急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2 中藥復方對大鼠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2.1 血液生化指標
1.3.2.2 神經遞質
1.3.2.3 免疫指標IL-6
1.3.2.4 組織病理學
1.3.2.5 超微結構
2 中藥復方對小鼠的抗應激性作用研究
2.1 實驗材料
2.1.1 藥物
2.1.1.1 受試藥物
2.1.1.2 陽性藥物
2.1.2 動物
2.1.3 器材
2.2 實驗方法
2.2.1 中藥復方對小鼠游泳時間的作用研究
2.2.2 中藥復方對小鼠常壓耐缺氧時間的作用研究
2.2.3 中藥復方對小鼠耐低溫時間的作用研究
2.3 實驗結果
2.3.1 中藥復方對小鼠游泳時間的作用研究
2.3.2 中藥復方對小鼠常壓耐缺氧時間的作用研究
2.3.3 中藥復方對小鼠耐低溫時間的作用研究
3 中藥復方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3.1 實驗材料
3.1.1 藥物
3.1.1.1 受試藥物
3.1.1.2 造模藥物
3.1.1.3 陽性藥物
3.1.2 動物
3.1.3 儀器
3.1.4 試劑
3.2 實驗方法
3.2.1 中藥復方對大鼠血液流變性的作用研究
3.2.2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研究
3.3 實驗結果
3.3.1 中藥復方對大鼠血液流變性的作用研究
3.3.2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研究
4 中藥復方對小鼠鎮(zhèn)痛作用研究
4.1 實驗材料
4.1.1 藥物
4.1.1.1 受試藥物
4.1.1.2 造模藥物
4.1.1.3 陽性藥物
4.1.2 動物
4.1.3 儀器
4.2 實驗方法
4.2.1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板痛閾值的作用研究
4.2.2 中藥復方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作用研究
4.2.3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水縮尾反應的作用研究
4.3 實驗結果
4.3.1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板痛閾值的作用研究
4.3.2 中藥復方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作用研究
4.3.3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水縮尾反應的作用研究
5 中藥復方對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
5.1 實驗材料
5.1.1 藥物
5.1.1.1 受試藥物
5.1.1.2 造模藥物
5.1.1.3 陽性藥物
5.1.2 動物
5.2 實驗方法
5.2.1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片腫脹的抑制作用研究
5.2.2 中藥復方對大鼠巴豆油肉芽腫的抑制作用研究
5.3 實驗結果
5.3.1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片腫脹的抑制作用研究
5.3.2 中藥復方對大鼠巴豆油肉芽腫的抑制作用研究
討論
1 現代醫(yī)學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認識
2 中醫(yī)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認識
3 中藥復方的組方依據
4 中藥復方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治療作用
5 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
5.1 中藥復方對 Glu的影響
5.2 中藥復方對血清 BL和 LDH的影響
5.3 中藥復方對紅細胞膜上Na+-K+-ATP酶的影響
5.4 中藥復方對血清CK的影響
5.5 中藥復方對血清BUN的影響
5.6 中藥復方對血清SOD、MDA的影響
5.7 中藥復方對下丘腦單胺類遞質的影響
5.8 中藥復方對血清IL-6的影響
結論
1 中藥復方的藥效
2. 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
問題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圖Ⅰ
附圖Ⅱ
附件1: 綜述
附件2: 綜述
附樣3: 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及科研成果
附件4: 聲明
本文編號:3984762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引言
實驗研究
1 中藥復方對大鼠運動性肌肉疲勞模型的作用研究
1.1 實驗材料
1.1.1 藥物
1.1.1.1 受試藥物
1.1.1.2 陽性藥物
1.1.2 動物
1.1.3 儀器
1.1.4 試劑
1.2 實驗方法
1.2.1 中藥復方對大鼠急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2.2 中藥復方對大鼠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 實驗結果
1.3.1 中藥復方對大鼠急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2 中藥復方對大鼠慢性運動性肌肉疲勞的作用研究
1.3.2.1 血液生化指標
1.3.2.2 神經遞質
1.3.2.3 免疫指標IL-6
1.3.2.4 組織病理學
1.3.2.5 超微結構
2 中藥復方對小鼠的抗應激性作用研究
2.1 實驗材料
2.1.1 藥物
2.1.1.1 受試藥物
2.1.1.2 陽性藥物
2.1.2 動物
2.1.3 器材
2.2 實驗方法
2.2.1 中藥復方對小鼠游泳時間的作用研究
2.2.2 中藥復方對小鼠常壓耐缺氧時間的作用研究
2.2.3 中藥復方對小鼠耐低溫時間的作用研究
2.3 實驗結果
2.3.1 中藥復方對小鼠游泳時間的作用研究
2.3.2 中藥復方對小鼠常壓耐缺氧時間的作用研究
2.3.3 中藥復方對小鼠耐低溫時間的作用研究
3 中藥復方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3.1 實驗材料
3.1.1 藥物
3.1.1.1 受試藥物
3.1.1.2 造模藥物
3.1.1.3 陽性藥物
3.1.2 動物
3.1.3 儀器
3.1.4 試劑
3.2 實驗方法
3.2.1 中藥復方對大鼠血液流變性的作用研究
3.2.2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研究
3.3 實驗結果
3.3.1 中藥復方對大鼠血液流變性的作用研究
3.3.2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廓微循環(huán)的作用研究
4 中藥復方對小鼠鎮(zhèn)痛作用研究
4.1 實驗材料
4.1.1 藥物
4.1.1.1 受試藥物
4.1.1.2 造模藥物
4.1.1.3 陽性藥物
4.1.2 動物
4.1.3 儀器
4.2 實驗方法
4.2.1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板痛閾值的作用研究
4.2.2 中藥復方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作用研究
4.2.3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水縮尾反應的作用研究
4.3 實驗結果
4.3.1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板痛閾值的作用研究
4.3.2 中藥復方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作用研究
4.3.3 中藥復方對小鼠熱水縮尾反應的作用研究
5 中藥復方對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
5.1 實驗材料
5.1.1 藥物
5.1.1.1 受試藥物
5.1.1.2 造模藥物
5.1.1.3 陽性藥物
5.1.2 動物
5.2 實驗方法
5.2.1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片腫脹的抑制作用研究
5.2.2 中藥復方對大鼠巴豆油肉芽腫的抑制作用研究
5.3 實驗結果
5.3.1 中藥復方對小鼠耳片腫脹的抑制作用研究
5.3.2 中藥復方對大鼠巴豆油肉芽腫的抑制作用研究
討論
1 現代醫(yī)學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認識
2 中醫(yī)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認識
3 中藥復方的組方依據
4 中藥復方對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治療作用
5 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
5.1 中藥復方對 Glu的影響
5.2 中藥復方對血清 BL和 LDH的影響
5.3 中藥復方對紅細胞膜上Na+-K+-ATP酶的影響
5.4 中藥復方對血清CK的影響
5.5 中藥復方對血清BUN的影響
5.6 中藥復方對血清SOD、MDA的影響
5.7 中藥復方對下丘腦單胺類遞質的影響
5.8 中藥復方對血清IL-6的影響
結論
1 中藥復方的藥效
2. 中藥復方治療運動性肌肉疲勞酸痛證的機理
問題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圖Ⅰ
附圖Ⅱ
附件1: 綜述
附件2: 綜述
附樣3: 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專著及科研成果
附件4: 聲明
本文編號:398476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yundongyixue/39847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