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和動脈粥樣硬化鼠類模型建立的研究進展
【文章目錄】:
1 AS鼠類模型的建立
1.1 普通大鼠AS模型
1.2 小鼠AS模型
1.2.1 ApoE-/-小鼠AS模型:
1.2.2 LDLr-/-小鼠AS模型:
2 鼠類牙周炎模型建立
2.1 磨牙結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
2.2 牙齦局部注射LPS建立牙周炎模型
2.3 高糖飲食建立牙周炎模型
2.4 牙齦局部接種牙周致病菌建立牙周炎模型
3 牙周炎和AS鼠類復合模型建立
3.1 高脂飲食+腹腔注射維生素D3+磨牙結扎+口腔接種牙周致病菌復合模型
3.2 基因敲除小鼠+口腔接種牙周致病菌復合模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欽欽;馬全鑫;奚曉青;張利棕;方明筍;朱科燕;陳方明;陳民利;;球囊損傷聯(lián)合高脂及維生素D3致大鼠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學優(yōu)化[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5年01期
2 張源明;倪佳;徐雋;鐘良軍;楊文圣;周曉歡;;白細胞介素-6在大鼠慢性牙周炎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模型中的表達[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麗娜;李靜;劉健;桑曉紅;張靜;;大鼠慢性牙周炎與IgA腎病復合模型血清中MMP-3的表達及意義[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3年11期
2 常春榮;潘亞萍;鐘慧敏;關麗;孫曉菊;;牙周非手術治療對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6及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3年03期
3 孫麗莉;石學雪;任秀云;常樂;林牧;岳姿潔;;牙周干預措施對動脈粥樣硬化影響的實驗動物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2年03期
4 張源明;周曉歡;鐘良軍;高云;倪佳;徐雋;;兔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結合模型建立及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年05期
5 王洲;雷雅燕;;白細胞介素-6在牙周炎和動脈粥樣硬化相互聯(lián)系中的作用[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S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紅玲;湯陽;黃躍;錢民章;馮贊杰;;頸動脈球囊損傷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誘導兔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無明顯影響[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14年04期
2 佘顏;張國明;藺曉源;李迎秋;羅琳;易健;張熙;;苦丁茶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年02期
3 周紅;吳曉燕;袁藝標;戚曉紅;;三種劑量維生素D_3結合高脂飼料建立大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比較[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年11期
4 董西剛;孫林;張戈;;易損斑塊的血清標記物研究進展[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2年06期
5 劉虹;徐慶科;夏偉;張純全;王燕;;冠心病與炎癥因子IL-6、IL-8、IL-10、hs-CRP及TNF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年09期
6 趙娟;李相軍;孫波;高海成;任立群;;維生素D_3聯(lián)合高脂飼料建立大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年21期
7 鐘武;關霞;龍漢安;楊輝;李國英;施森;周翔宇;;球囊損傷加高脂喂養(yǎng)建立大鼠髂動脈粥樣硬化模型[J];中外醫(yī)療;2008年21期
8 李迎新;黃霖;;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制作方法的介紹[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9 丁鰲;王曉燕;唐昊喆;王勤濤;;小型豬牙周感染與動脈粥樣硬化復合模型的建立[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8年04期
10 蘇軍;劉魯川;毛永利;李楠;潘利峰;溫秀杰;;SD大鼠牙周炎動物模型的建立[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6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NF-kappaB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J];高血壓雜志;2003年01期
2 黃震華,徐濟民;感染和動脈粥樣硬化[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1年02期
3 童曉明,孫傳寶;感染與動脈粥樣硬化[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1年02期
4 楊和平;評《動脈粥樣硬化──基礎與臨床》一書[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1997年01期
5 朱向明,趙振東,柯永勝,黃志力,孫瑞元;茶多酚防治鵪鶉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年03期
6 周傳偉,程蘊琳;細胞粘附因子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實用老年醫(yī)學;1999年04期
7 武繼彪,黃文興;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1990年05期
8 周霞,高君;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舌側血管的變化[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0年04期
9 韓榜成;OX-LDL的研究進展及在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J];醫(yī)學綜述;1996年04期
10 鄧仲端,Walter Hofmann;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可與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相比擬嗎?[J];武漢醫(yī)學院學報;198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折志剛;BAC介導人Paraoxonase基因簇轉基因鼠系的建立及其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劉天行;紅斑狼瘡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建立、發(fā)病機制及羥氯喹干預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3 李海禹;經鼻給予熱休克蛋白60誘導免疫耐受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郭遂懷;滌痰湯對動脈粥樣硬化兔模型炎性細胞因子的調節(jié)作用[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5 徐承啟;中國人群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歐陽秋芳;狼瘡伴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中TLR4介導的免疫應答及干預效應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易光輝;高密度脂蛋白抗動脈粥樣硬化研究——過氧化體增殖物激活型受體的作用[D];中南大學;2003年
8 管曉翔;A類清道夫受體胞漿域功能特性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9 方飛;NF-κB介導的炎癥相關疾病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李素紅;IETM在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機制探討[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建敏;人巨細胞病毒感染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陳瞳;高尿酸血癥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的建立及相關分子表達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4年
3 漆柳;應用實驗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家兔模型研究血壓變異性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盛順良;p22phox在高糖所致的內皮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機制[D];南華大學;2009年
5 賈金爍;兩種動脈粥樣硬化大鼠模型的比較[D];南華大學;2011年
6 周曉歡;兔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結合模型的建立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王蓓蓓;TLR2在肺炎衣原體感染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中的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李永軍;糖基化終產物對巨噬細胞MMP-9表達與活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王曉花;A類清道夫受體胞漿域結合肽的篩選與功能鑒定[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倪佳;大鼠慢性牙周炎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動物模型的建立及白細胞介素-6和C反應蛋白表達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80550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8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