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的文學倫理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14 23:03
本文的論述重點是拉康的文學倫理學方法問題,借助于他對文學文本的分析,來說明他對文學和倫理學的思考和貢獻。拉康的文學倫理學實質(zhì)上是一種欲望倫理學,是一種為被排斥掉的欲望正名的態(tài)度。他以“他者”視域為立足點,來完成將既定的服從性倫理轉(zhuǎn)換至原初性對話性倫理的工作,恢復(fù)個體存在多樣性。本文第一章《哈姆雷特》,拉康借自己的幾個術(shù)語來重新建構(gòu)其倫理學的譜系,來作為他認識論的起點;《康德與薩德》篇中,拉康揭示了現(xiàn)存的既定倫理的壓制性,個體在既定倫理和原始欲望中被分裂,欲望也成了被排斥物;《安提戈涅》篇是拉康對既定倫理秩序的一個理論反叛,他提出了新的英雄觀,旨在回復(fù)其原初性倫理的對話性特點;《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篇中拉康將強調(diào)的是“物”的掩飾其實并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結(jié)果而是一個不斷對話的過程;最后的《喬伊斯》篇,拉康重審自己以往的理論,強調(diào)三界的轉(zhuǎn)換和意義的形成都是在語言維度上進行的,語言的歧義是交流和參與的重要方法?梢缘贸鼋Y(jié)論,拉康的文學倫理學與他“求真理”的意志有關(guān),他的目的是將一切現(xiàn)在的形而上學結(jié)構(gòu)都拉回到那個中空的“實在界”當中去重新檢驗,還原生存的多樣性,他強調(diào)的倫理學是認識性和參與性...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哈姆雷特》與《俄狄浦斯王》:“菲勒斯”的譜系
第一節(jié)“戀母情結(jié)”,從弗洛伊德到拉康
第二節(jié) 莪菲莉亞和“菲勒斯”
第三節(jié)“物”的誘惑和“主體”的三界轄域
第二章 康德與薩德:個體的分裂
第一節(jié) 外在的“他者”
第二節(jié) “他者”式的命令
第三節(jié) “剩余快感”與“第二種死亡”
第三章 《安提戈涅》:不向欲望讓步
第一節(jié) 拉康對先哲解讀的揚棄
第二節(jié) 欲望倫理與“缺失”揭示者
第三節(jié) 在“秩序之外”的英雄觀
第四章 《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劫奪與凝視
第一節(jié)“看”與“凝視”
第二節(jié) 對“物”的掩飾和療傷
第三節(jié) “物”壓力下的書寫與對話
第五章 喬伊斯:“征兆”的意義
第一節(jié) “征兆”和“征兆合成人”
第二節(jié) “享樂”的意義
第三節(jié) “歧義”與對話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94554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哈姆雷特》與《俄狄浦斯王》:“菲勒斯”的譜系
第一節(jié)“戀母情結(jié)”,從弗洛伊德到拉康
第二節(jié) 莪菲莉亞和“菲勒斯”
第三節(jié)“物”的誘惑和“主體”的三界轄域
第二章 康德與薩德:個體的分裂
第一節(jié) 外在的“他者”
第二節(jié) “他者”式的命令
第三節(jié) “剩余快感”與“第二種死亡”
第三章 《安提戈涅》:不向欲望讓步
第一節(jié) 拉康對先哲解讀的揚棄
第二節(jié) 欲望倫理與“缺失”揭示者
第三節(jié) 在“秩序之外”的英雄觀
第四章 《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劫奪與凝視
第一節(jié)“看”與“凝視”
第二節(jié) 對“物”的掩飾和療傷
第三節(jié) “物”壓力下的書寫與對話
第五章 喬伊斯:“征兆”的意義
第一節(jié) “征兆”和“征兆合成人”
第二節(jié) “享樂”的意義
第三節(jié) “歧義”與對話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9455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ngmeiwenxuelunwen/39945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