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視野下的上海形象——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游記文本中的上海形象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6-14 22:21
在跨文化視野下,任何作家對城市的關(guān)注和思考都不是孤立隔絕的。他們對城市的想象首先要通過個人的感覺之屏。這個感覺之屏首先是作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同時也因為個人經(jīng)驗與審美期待的不同而產(chǎn)生過一定的變化。來自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作家對同一座城市的體驗和感受也是不同的。在游記文本中,這些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構(gòu)成對對同一座城市的復調(diào)論述,并構(gòu)筑一座在文化多元意義上的立體形象。 本論文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近30年間比較有代表性的外籍作家的游記文本為依托,以游記文本中與上海城市形象相關(guān)的時空意象和人文意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不僅關(guān)注空間中所容納物體,而且專注空間本身,考察跨民族視野下的上海城市形象,以及游記作者對上海的想象、思考和復雜情緒。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緒論
一、研究動因與研究視角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范圍
第一章:光鮮的“模范租界”
一、西方城市的復制品
二、淘金者的樂園
三、西方文化的培養(yǎng)皿
第二章:頹敗的半殖民地城市
一、骯臟落后的舊日城市
二、沉睡中國的縮影
三、受傷的文明意象
第三章:異域風物的剪影
一、寺廟
二、園林
第四章:文本中缺失的上海形象
一、缺席的未知世界
二、“名流”交往的背景
三、展示西方“風景”的屏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94505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緒論
一、研究動因與研究視角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范圍
第一章:光鮮的“模范租界”
一、西方城市的復制品
二、淘金者的樂園
三、西方文化的培養(yǎng)皿
第二章:頹敗的半殖民地城市
一、骯臟落后的舊日城市
二、沉睡中國的縮影
三、受傷的文明意象
第三章:異域風物的剪影
一、寺廟
二、園林
第四章:文本中缺失的上海形象
一、缺席的未知世界
二、“名流”交往的背景
三、展示西方“風景”的屏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9450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ngmeiwenxuelunwen/39945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