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主人公歌爾德蒙的幸福之路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51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延年;馬玉坤;;是捍衛(wèi)人性尊嚴,并非趣味低級——《聊齋志異·犬奸》新解[J];蒲松齡研究;2006年04期
2 宛小平;;對“叔本華的悲觀主義美學”之說的質疑[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3 姚何煜;王華;;“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危機理論淺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4 游莉;;與傳統(tǒng)哲學的交鋒——論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5 王亞平;;誰逼瘋了卡拉根?——《去俄國》中的人性壓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6 馮石崗;崔毅;;后結構主義哲學思潮發(fā)展景觀[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7 黃文達;;第四人稱單數(shù)——論電影影像的自主性[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李躍紅;論《琵琶記》在悲劇研究中的價值——兼談一種新的悲劇思想:“核心價值破碎論”[J];北方論叢;2005年02期
9 景君學;;差異與和諧:后現(xiàn)代主義的自我超越[J];北方論叢;2008年02期
10 高明亮;;論比較法學中的價值理性[J];比較法研究;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語言及其翻譯[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2 王文東;;論高科技與人類生存的雙重向度——生存論視域中的高科技問題探討[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3 單勇;吳飛飛;;中國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運動式治罪的式微與日常性治理的興起[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單勇;謝識;;犯罪的文化沖突論[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熊宇飛;意識的世界與主體的生成[D];暨南大學;2011年
5 呂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務新農(nóng)村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何小青;公共藝術發(fā)展路徑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學;2011年
7 崔增寶;從“精神分析”到“精神分裂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8 高方;《左傳》文學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管小其;啟蒙的后現(xiàn)代反思[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朱成科;生成論哲學視閾中的現(xiàn)實教育“道路”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賀羨;我國兩性收入差距的現(xiàn)狀、原因及對策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席志武;雅克·德里達解構符號學與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婷;后現(xiàn)代旅游觀視野下的溫泉旅游開發(fā)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林健生;大學場域中師生話語權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曉平;苦難與救贖[D];江南大學;2010年
7 胡君;論德拉布爾筆下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困境與理想追求[D];江南大學;2010年
8 胡喬美;淺析王國維的文學觀[D];南昌大學;2010年
9 葉倩;美學視野下后現(xiàn)代主義西方文學的思考[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李桂艷;消費社會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3774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ngmeiwenxuelunwen/263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