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人》中“排斥”和“接納”的文化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04-22 11:39
【摘要】: 拉爾夫·埃里森的長篇小說《看不見的人》描寫了一位黑人青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許多批評家從多種角度解讀和評價《看不見的人》,但很少有人以美國社會中對黑人的“排斥”和“接納”為主題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探討美國黑人和黑人文化的處境和出路。 雖然黑人是美利堅民族的成員,卻長期遭到白人主流文化的“排斥”。本文通過剖析作品中黑人的身份和價值觀,揭示出黑人的雙重身份,順從和反抗的習性以及黑人所處的生活困境。為了擺脫貧窮落后的現(xiàn)狀,美國黑人努力學習美國主流文化,試圖躋身到上層社會。然而他們發(fā)現(xiàn)的事實卻是美國白人欺壓、利用黑人,并試圖通過美國主流文化排擠黑人文化,從而建立自己合法的領導地位并使黑人接受美國白人文化。要擺脫美國主流文化的控制并爭取對黑人文化的認可,黑人要在保護并了解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學習美國主流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更好地發(fā)展黑人文化!敖蛹{”指黑人音樂和文學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已經(jīng)被世界認可,成為美國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美籍黑人應當積極尋找和發(fā)展黑人文化的獨特之處,并以其為媒介使美國黑人和黑人文化躋身到主流行列中。作者拉爾夫·埃里森擺脫了“抗議小說”的局限,提倡發(fā)展多元文化,號召黑人自我反省并正確地看待社會現(xiàn)實,從而爭取在美國社會中的平等地位。在多元文化的美國社會中,只有實現(xiàn)文化之間的融合,美國民族才能更加和諧地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636475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穎;;淺析《看不見的人》中諷刺手法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2 李加莉;;獨特的爵士樂神韻——評艾里森的《看不見的人》[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郝俊杰;;布魯斯:美國黑人憂傷的音樂和文學訴說——布魯斯及其在《看不見的人》和《所羅門之歌》中的運用[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李美芹;《看不見的人》中黑人的自我異化[J];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5 易立君;劉彬;;《看不見的人》:一部典型的成長小說[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6 梁志健;;《看不見的人》中的黑人音樂[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7 王媛媛;;《看不見的人》中的爵士樂[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劉曉潔;;《看不見的人》的敘述學分析[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03期
9 易立君;;《看不見的人》的神話隱喻模式[J];云夢學刊;2006年01期
10 龔玲;論《看不見的人》的象征主義表現(xiàn)手法[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本文編號:263647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ngmeiwenxuelunwen/263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