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的人性表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4-07-09 04:51
英國著名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在其作品中不僅對人性做了靜態(tài)的展示,而且以他的不同作品共同勾畫了人性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本論文以康拉德作品中的人性表現(xiàn)為主軸,力求深入探討其作品中人性表現(xiàn)的具體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本論文共有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道德理想”與人性的動搖,主要論述康拉德小說所展示的理想與行動之間的鴻溝以及人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吉姆爺》和《諾斯托羅謨》兩部作品。第二部分——“雙重性格”與人性的對話,主要討論的是:康拉德小說中的他者往往作為主人公另一重性格的外化而存在,與他者進行對話象征了不同人性之間的對話,這一部分涉及《“水仙號”的黑水手》、《秘密的分享者》和《陰影線》三部作品。第三部分——“進步話語”與人性的沉淪,考察康拉德小說所描述的人性沉淪的過程,著力探討其背后的特殊原因,揭示康拉德對人性所持的矛盾態(tài)度,涉及《海隅逐客》、《黑暗的心》、《進步前哨》等作品。第四部分——論述康拉德小說表現(xiàn)人性的藝術手法,主要從人格他者的建構和黑白象征兩方面分析它們在康拉德作品人性表現(xiàn)中的特殊作用。論文認為,對康拉德小說中人性問題的探討有助于我們反觀自...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道德理想"與人性的動搖
(一) 從吉姆到吉姆爺
(二) 莫尼漢姆醫(yī)生:叛徒與英雄
二、"雙重性格"與人性的對話
(一) 集體心理的中樞:惠特
(二) "我的另一半":萊格特
(三) 跨越人生的陰影:"我"的成長
三、"進步話語"與人性的沉淪
(一) 被"物化"的人:威廉斯
(二) 進步前哨的管理者:馬可拉
(三) 黑暗的心靈:庫爾茨
四、表現(xiàn)人性的藝術手法
(一) "人格他者"的建構
(二) 象征:黑與白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04423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道德理想"與人性的動搖
(一) 從吉姆到吉姆爺
(二) 莫尼漢姆醫(yī)生:叛徒與英雄
二、"雙重性格"與人性的對話
(一) 集體心理的中樞:惠特
(二) "我的另一半":萊格特
(三) 跨越人生的陰影:"我"的成長
三、"進步話語"與人性的沉淪
(一) 被"物化"的人:威廉斯
(二) 進步前哨的管理者:馬可拉
(三) 黑暗的心靈:庫爾茨
四、表現(xiàn)人性的藝術手法
(一) "人格他者"的建構
(二) 象征:黑與白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0442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40044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