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海濱墓園美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10:39
  保爾瓦萊里是二十世紀初法國最受矚目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他的代表作《海濱墓園》是一首流傳甚廣的佳作,該作品為一首24段144行的抒情哲理詩,整首詩歌氣勢磅礴、一氣呵成。在詩中,詩人以第一人稱感受生命的沖動和鮮活,創(chuàng)造出了美妙動人的超凡旋律,在跳動的節(jié)奏中,瓦萊里完成了對生命、死亡和宇宙的意義的沉思。 本論文第一章介紹瓦萊里的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念。主要闡述了瓦萊里堅持的純詩理論和他的文字風格。 第二章分章節(jié)分析了《海濱墓園》的內(nèi)容,在結(jié)構(gòu)方面,我們綜合了兩位評論家的觀點,加以評價,并綜合這些觀點,提出個人的分析,根據(jù)詩歌主題的變化將全詩分為了4個部分。 我們在論文的第三章研究了《海濱墓園》音韻特點,即:格律,音節(jié),音律和節(jié)奏等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這些分析,印證了瓦萊里對音律的重視,更印證了詩人對“音”與“義”協(xié)調(diào)的把握。 意象之豐富是本詩的另一大特色,在論文的第四章,我們分析了《海濱墓園》三大主題意象,,即:生命,死亡以及大海。并分別列舉了各自的詞匯場,通過條理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入了解瓦萊里華麗的文字風格。 在論文的第五章,也就是最后一個章節(jié),我們對瓦萊里詩歌美學在中國的接受做了一些研究,以穆木天和梁宗岱兩位文學大家為代表,對他們文學作品中體現(xiàn)的思想進行分析,比較他們的詩歌理念與瓦萊里詩歌美學主張的異同。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565.072
文章目錄
REMERCIMENTS
RESUME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ITRE I LA VIE ET LA CREATION POPETIQUE DE PAUL VALERY
    1.1 La carrière poétique
    1.2 La poésie pure
    1.3 L’art poétique de Paul Valéry
CHAPITRE II ANALYSE DU CONTENU
    2.1 Le 1ermouvement (stances 1-4)
    2.2 Le 2èmemouvement (stances 5-8)
    2.3 Le 3èmemouvement (stances 9-18)
    2.4 Le 4èmemouvement (stance 19-24)
CHAPITRE III CARACTERISTIQUES PROSODIQUES ET RYTHMIQUES
    3.1 Les syllabes et le rythme
    3.2 L’allitération
    3.3 L’assonance
CHAPITRE IV LES IMAGES ET LES CHAMPS LEXICAUX
    4.1 Les images
        4.1.1 La mort et la vie
        4.1.2 La mer
    4.2 Les champs lexicaux
CHAPITRE V LA RECEPTION DE PAUL VALERY EN CHINE
    5.1 Brève présentation du Symbolisme
    5.2 Le Symbolisme en Chine du début du 20èmesiècle
    5.3 La réception de la poésie valérienne en Chine
        5.3.1 Chez MU Mutian
        5.3.2 Chez LIANG Zongdai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IE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太勝;;詩觀與寫作的悖離——穆木天的“純詩”理論與寫作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劉靜;;論穆木天的《譚詩》[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王波;;梁宗岱與瓦萊里的純詩理論比較[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24975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24975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6d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