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奏議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16:05
【摘要】:本文以白居易奏議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議事分類、文體特征、精神特質及與其詩文創(chuàng)作的關系。本文分為以下幾個主體部分:緒論旨在梳理奏議文的研究現狀,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意義及研究內容。第一章梳理白居易奏議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考察白居易奏議文類名稱的確定并對白居易的奏議做出簡要的分類。第二章是從文體學的角度進行切入,,梳理文論對奏議文體風格的概述,總結出奏議文體風格的特點。通過對白居易奏議的細致解讀,總結白居易奏議在中唐這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有哪些繼承與革新之處。第三章是從文學的角度進行切入,淺談白居易的奏議與白詩、白文的關聯和意義。第四章是分析在當時政治文化背景下,白居易的奏議所體現出來的精神特質。余論是依據歷史進程,考察白居易的奏議等公文創(chuàng)作在當時及后世所給予了怎樣的評價,并分析其奏議有怎樣的歷史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16728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艷菊;;唐代奏議文研究述略——1980年以來的情況[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劉振婭;論歷代奏議體散文的文學成就[J];廣西社會科學;1995年04期
3 劉麗珍;古代奏議繼承價值探微[J];廣西社會科學;1998年04期
4 劉曙初;元白文歷史評價的變遷——一個文學接受史現象的個案分析[J];江淮論壇;2002年06期
5 丁曉昌;隋唐公文的革新與演變[J];江海學刊;2000年05期
6 丁忱 ,丁曉昌;試論唐代駢體公文繁榮之原因[J];秘書;2000年05期
7 劉曙初;元白政論文新探[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丁曉昌,冒志祥;略論中國古代公文及其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9 付興林;;白文接受的遷變及白文研究的現狀與價值[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王運熙;關于唐代駢文、古文的幾個問題[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范佳;三國奏議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2 謝仲偉;論白居易的散文[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胡作法;白居易文初探[D];安徽大學;2007年
4 肖瑩星;元白派散文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艷玲;白居易駢體文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1672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261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