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文學批評的獨特性《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李健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上一位頗具特色的批評家。他的文學批評特點、文學批評實踐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在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上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對他的文學批評特點及文化背景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這對我們反思20世紀的文學批評,建構當下的文學理論批評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文以李健吾的兩本批評文集《咀華集》、《咀華二集》為切入點,具體探討20、30年代現(xiàn)實主義語境下李健吾文學批評特點以及李健吾文學批評特點形成的文化背景。 李健吾文學批評是“饕餮者”的尋美之旅,他強調(diào)藝術審美的特性,但他尋美而不唯美,為藝術而不唯藝術。他尊重藝術規(guī)律,強調(diào)對美的追求但并不回避自己人間情懷的宣泄和社會責任的表達,他的批評有著對公正的追求。李健吾在進行批評時并沒有流于單純的印象,而是在獲取印象的基礎上對作品作更深入的理性思考。他的文學批評是感性和理性的交匯,既有著理性的內(nèi)涵又富有美學精神。一直以來,各種評論都是將李健吾定位于現(xiàn)代審美批評的代言人,但是李健吾并沒有放棄對于文學批評社會功利價值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他與現(xiàn)實主義批評有著許多的契合之處。他的文學批評實踐成為當時現(xiàn)實主義批評的一個重要的補充。 李健吾的文學批評是融匯中西的產(chǎn)物。我們可以看到,多元文化在他身上交融碰撞形成了他獨具個性的批評。他的文學批評是對西方文學和批評理論的借鑒與升華。由于對外國文學和西方批評的熟悉,李健吾在他的文學批評中往往能左右逢源,把中國文學放在世界文學的文化體系中進行比較考察。李健吾推崇福樓拜的藝術精神,在論述福樓拜對藝術的追求時,也注意到福樓拜的現(xiàn)實主義問題。這和李健吾的尋美而不唯美的評論特點相一致。李健吾受到蒙田的散文小品的影響,創(chuàng)造出結(jié)構松散、意境淡雅的散文化評論。李健吾借鑒了西方的印象主義批評,并注入了理性的色彩,避免了印象主義批評的缺陷,不把印象推向極端。 李健吾深得國學的浸潤和滋養(yǎng),他的文學批評有著和中國傳統(tǒng)批評相契合的地方。從批評對象上看,他的評論文集中有些篇目以傳統(tǒng)文學作為評論對象,而且他總是站在中國文學史的高度來評價傳統(tǒng)文學中的作家、作品。從批評思維上看,中國傳統(tǒng)批評的思維方式注重整體的直覺感悟,經(jīng)常做一些散文式的評點。李健吾文學批評的整體直觀性和印象的鑒賞性與中國傳統(tǒng)批評是相通的。李健吾的直覺體悟和古代品評一樣,是建立在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在對藝術的深刻理解中精準的把握欣賞對象。從批評方法上看,中國古代文論注重運用比較和比喻的方法,李健吾在進行文學評論時也大量使用了比較和比喻的方法。從批評語言上看,古代的批評文章都不是評論思想的理論闡述,許多文學批評文章文體語言優(yōu)美,善于營造悠遠的意境,勝似一篇文學佳作。李健吾文學批評語言靈動飄逸而且善于營造意象,善于用生動鮮活的意象引領讀者去想象,這和中國傳統(tǒng)批評如出一轍。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206.6
【目錄】:
- 內(nèi)容提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李健吾文學批評的獨特性11-26
- 1.1 中國20世紀20、30年代文學批評狀況11-12
- 1.2 李健吾文學批評的特點12-26
- 1.2.1 尋美而不唯美12-18
- 1.2.2 感性和理性的交匯18-20
- 1.2.3 邊緣和主流的對話20-26
- 第2章 李健吾文學批評對西方文學和批評理論的借鑒與升華26-34
- 2.1 外國文學對李健吾的影響26-28
- 2.2 福樓拜對李健吾的影響28-29
- 2.3 散文大師蒙田對李健吾文學評論的影響29-31
- 2.4 李健吾對印象主義文學批評的借鑒和超越31-34
- 第3章 李健吾文學批評與中國傳統(tǒng)批評的契合34-41
- 3.1 批評對象上的影響34-35
- 3.2 批評思維上的影響35-38
- 3.3 批評方法上的影響38-39
- 3.4 批評語言上的影響39-41
- 結(jié)語41-42
- 參考文獻42-44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閆翠平;文學批評的兩副面孔[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2 程業(yè);論李健吾的文學批評觀[D];安徽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鋒杰;;李健吾文學批評初論[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2 許霆;李健吾詩學批評的現(xiàn)代意義[J];常熟高專學報;1999年01期
3 祝涵杰;;批評的隨想——讀《咀華集·跋》[J];翠苑;2007年01期
4 唐湜;;含咀英華——讀《李健吾文學評論選》[J];讀書;1984年03期
5 周興陸;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思維方式及其演進[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6 周黎燕;;在限制中自由——論李健吾對古代文論的承傳與轉(zhuǎn)化[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7 李嵐;;現(xiàn)代中國式的唯藝術批評——三十年代印象主義文學批評中西比較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李俊國;新鮮·犀利·靈動─—談李健吾的文學批評個性[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9 丁燕燕;靈魂在杰作間的奇遇——論李健吾的文學批評[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10 呂薇;;批評是一種理解——李健吾的文學批評觀[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本文編號:13664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13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