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無聲—淺談“草木”在中國畫山水中的存在原理及運用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painting, the image of grass and wood appears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hroughout the early history of landscape from the Jin Dynasty Gu Kaizhi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of painters works, vegetation has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people have given different images and connotations to the languag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vegetation in the different growth environment forms th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origin natural appearance, with other modelling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en borrows the ancients to use the poem to describe namely the scene namely the emotion spirit visage, praises the people to the grass and trees worship and admir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line and surface of the natural form of vegetation in landscape painting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s, and finally return to the pristine spirit of the original source of vegetation. Through this element, the feelings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pretation return to the origin, that is, vegetation and vegetation, do not imitate others, do not repeat themselves, return to the most essential "nature" self ". The so-called vegetation silent, let the unconscious individual state obtains the maximization realization and the consummation.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2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華;山水和旅游的結合——論謝靈運山水詩與傳統(tǒng)的寫景詩、行旅詩、游覽詩的不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2 高麗麗;柯孔亮;;園林石峰的品鑒與文人繪畫思想[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3期
3 王海俠;;園林景觀構成與古代詩詞繪畫關系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0期
4 薛曉飛;;論中國風景園林“借景”理法之“借景無由,觸情俱是”[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5期
5 楊暉;嚴羽“氣象”說評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6 丁玲;韓拙《山水純全集》中“氣”的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陳育德;靈心妙悟 感而遂通──論藝術通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王玉敏;將想象力轉變?yōu)槔L畫圖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束新水;;“九朽一罷”與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作[J];書畫世界;2009年03期
10 江虹;;運以精心 出以妙筆——簡析宋代院體花鳥畫[J];書畫世界;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絮飛;;以謝赫“六法”形式談南陽漢畫像石“六美”[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過曉;論作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美學概念的“似”[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2 謝曉昱;科學與藝術的聯(lián)姻:水墨動畫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邵金峰;中國畫論中的生態(tài)審美智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趙洪武;技與道—中國傳統(tǒng)技術話語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陸霄虹;中國當代繪畫藝術作品特征價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6 吳振韓;中國傳統(tǒng)設計思維方式與家具風格演變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劉虎;康雍乾三朝宮廷繪畫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聶瑞辰;花鳥畫的多元化審美取向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9 史宏云;古代花鳥畫題畫詩的意象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10 王欣;傳統(tǒng)園林種植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月;淺析中國工筆人物畫的形神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世敬;論黃慎人物畫造型的審美特征[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帆;從“意境說”的視角談中國山水畫的審美取向[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解穎;論中國畫的人文精神對我國未來服裝設計的影響[D];東華大學;2009年
5 李繼秀;筆簡神足—淺析梁楷的水墨藝術[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習印;“南陸北李”山水畫教學思想及影響之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巴圖;傳承中的中西合璧[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8 丁韶敏;對賈又福山水畫藝術特征的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年
9 王適;托物言志[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萌;日記體繪畫[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8899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uihuayishu/228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