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澳大利亞能力本位思想的中高職課程銜接設計
一、中高職課程銜接問題的相關研究中高職銜接是一個有著強烈實踐訴求的問題。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有通過高考選拔的高中生和通過“3+證書”選拔的中職生兩種。高職院校一般只準備一套針對高中生源的專業(yè)教學計劃,對中職生源也實施相同的教學計劃。實際上,對于高職開設的部分課程或部分教學內容,不少中職生早已學過,重復學習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也是不經濟的。這個弊端是中職教育、高職教育沒有良好銜接造成的。隨著中職生源不斷增多,中高職銜接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急需改進。“五年一貫制”、“3+2分段教學”等中高職銜接方案應運而生,對解決中高職銜接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中高職銜接的落腳點在于課程銜接。中高職課程如何避免重疊、中高職課程如何體現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層次差異是中高職課程銜接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國內的研究難以為中高職課程銜接提供完善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由于教育體制和國情存在差別,諸如美國、英國 、澳大利亞 等國家在職業(yè)教育銜接方面的先進經驗,并不能直接應用到中高職課程銜接上。另一方面,以能力為本是職業(yè)教育課程設計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國內的中職學校、高職院校都分別有成功實施的經驗。
中高職課程銜接能否在能力本位的思想方法下進行一體化設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的銜接體系澳大利亞的職業(yè)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學教育間有靈活的溝通渠道,經過精心嚴密的設計,整個教育體系構成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國家資格認證框架(AQF)、能力為本的課程設計方法及先前學歷認證((Accreditation ofPrior Leaning,APL)共同保證了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的高效銜接 (圖1)。(一)國家資格認證框架在AQF中,職業(yè)教育由低至高分成一級證書、二級證書、三級證書、四級證書、文憑、高級文憑共6個層級。職業(yè)教育除主要由職業(yè)與繼續(xù)教育學院(TAFE)承擔,高中可承擔一、二級證書的職業(yè)教育,大學可承擔文憑和高級文憑的職業(yè)教育。澳大利亞的職業(yè)教育沒有中職、高職之分,但層級設置更為復雜。
(二)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方法以能力為本是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課程設計的核心思想。對于一個專業(yè),首先通過行業(yè)的積極參與開發(fā)出相關就業(yè)崗位的能力標準。能力標準一般包含若干能力領域,每個能力領域下再細分出若干能力單元。開發(fā)某個資格課程時(圖1實線所示),先明確該資格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即從能力標準中選取一系列能力單元構成該資格的能力組合,再把能力轉化成科目(可以一對一或多對一)。
完成一個資格課程,可以獲得相應級別的證書或文憑。這里的“課程”更接近于國內的“專業(yè)”。
一個專業(yè)的各個資格課程構成靈活多樣的培訓包(TP)。
(三)銜接方法澳大利亞實行學分制。在完全學分制下,高中和TAFE、TAFE和大學、TAFE內部都可以進行銜接。澳大利亞推行能力為本的理念,淡化獲取能力的途徑與方法。學員報讀一個資格課程前,可通過先前學歷認證確認其已經具備哪些能力,從而直接獲得相應的學分,免修相應的科目。學員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起點,在提升資格時無需進行重復學習,節(jié)約了時間和成本(圖l虛線所示)。
(四)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銜接的經驗借鑒澳大利亞的職業(yè)教育體系具有很好的“柔性”,培訓包的設置非常靈活,能夠高效完成“多品種、中小批量”的人才生產。這種柔性來源于資格課程對能力要求的可組合性與可選擇性。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一方面消除了課程內容的重疊;另一方面,能力組合的數量和難度使各個資格的層次差異得到明確的表達。
三、基于能力標準的中高職課程銜接設計方法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銜接的根基是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在借鑒澳大利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能力本位的中高職課程銜接設計方法。
(一)專業(yè)能力標準的開發(fā)在設計專業(yè)課程之前,首先要開發(fā)專業(yè)的能力標準。專業(yè)能力標準的制訂,需要政府與行業(yè)積極、廣泛的參與,以保證其權威性與職業(yè)導向。根據該專業(yè)相關就業(yè)崗位的職業(yè)要求,確定相關的能力領域,每個能力領域下再細分出能力單元。在確定能力單元時,應注意其粒度與難度,粒度過大不利于區(qū)分難度,粒度過小對這個層次的能力劃分并沒有什么價值。
(二)能力本位的中高職課程一體化設計能力標準開發(fā)出來后,需要把能力單元轉化為課程。能力到課程的轉化一般采用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形式,不適宜采用一對多的形式(意味著該能力單元可以進一步劃分)。假設有A、B、C、D共4個相關聯的能力單元,且A、B為中等難度單元,C、D為高難度單元。在不考慮中高銜接時,容易出現把A、B、C組合成一門中職課程、把B、C、D組合成一門高職課程的情況,從而導致中高職課程內容存在較大的重疊(圖3)。進行中高職課程一體化設計時,應只把相關聯且難度相當的能力單元組合成一門課程,即把A、B組合成一門中職課程、把C、D組合成一門高職課程,從而避免教學內容的重疊(圖4)。同時,中高職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層次差異可以通過能力單元的組合來得以體現。
(三)制訂中高職銜接的教學計劃把能力轉化成課程后,可進一步確定課程的課時、學分,根據課程的前后銜接關系制訂教學計劃。目前中高職銜接的模式可采用“3+2分段”方式進行,即在中職學習3年后,通過對口自主招生選拔的中職生進入高職再學習2年即可專科畢業(yè)。“3+2分段”是一種集中辦班的模式。實際上,如果把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與學分制貫徹到位的話,中職生源只要申請免修就能避免重復學習,從而實現中高職課程的銜接。
四、中高職課程銜接設計—— 以網絡專業(yè)為例下面把能力本位的課程設計思想應用到網絡專業(yè)的中高職課程銜接中。網絡專業(yè)的就業(yè)崗位主要面向網絡系統集成、網絡系統運營維護、互聯網應用開發(fā)等領域。中高職的網絡專業(yè)都面向相同的工作崗位,但對學生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應當有層次上的差異,中高職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廣度、深度上應有明顯區(qū)別。中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其具備綜合布線施工、網絡設備與網絡終端安裝調試、網絡系統日常維護、網頁制作與發(fā)布等專業(yè)技能,對應的職業(yè)資格等級為技術員、項目管理員、網絡管理員、網頁制作員等初級資格;對高職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其具備網絡系統方案設計、項目管理、信息安全維護、系統管理與優(yōu)化、動態(tài)網頁設計、網站架構設計等專業(yè)技能,對應的職業(yè)資格等級為助理工程師、助理項目管理師、高級網絡管理員、網頁設計師等中級資格。
本文編號:437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