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居住區(qū)園林植物種類及其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8 07:31
【摘要】: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元素。本文以西安市居住區(qū)園林植物為研究對象,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選取了西安市5個行政區(qū)60個居住區(qū),采用實地調查、拍攝照片等方法,對西安市居住區(qū)應用的園林植物種類及應用形式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與分析,為該市園林植物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對西安市乃至周邊城市的綠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1.通過查閱文獻,理清了居住區(qū)及其相關概念,搞清楚了綠地類型、植物配置的原則、植物配置模式等相關理論,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2.西安市居住區(qū)有園林綠化植物共138種,隸屬于57科96屬。其中,裸子植物4科6屬11種,被子植物53科90屬127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117種,單子葉植物10種。優(yōu)勢科主要有柏科、木蘭科、薔薇科、豆科、槭樹科、木犀科、忍冬科、百合科;常綠喬木18種,落葉喬木48種,常綠灌木7種,落葉灌木36種,草本植物20種,藤本植物5,水生植物2種;觀花60種,觀形24種,觀果11種,觀葉38種,觀干5種。3.總結出了西安市居住區(qū)植物造景的4大類型15種典型模式,配置模式的4大類型為“喬—灌—草”復層結構群落、“喬—灌木”、“灌木—草坪地被”、“疏林草地”,其中“喬-灌-草”配置模式應用最多。4.西安市居住區(qū)植物造景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鄉(xiāng)土樹種運用較少、景觀季相不明顯、綠化管理水平較低、居住區(qū)綠地指標不規(guī)范、規(guī)劃設計生態(tài)意識較為薄弱等5個方面,并且相對應地提出了植物景觀營造與提升對策及建議。
【圖文】:
居住區(qū)道路兩側以“喬-灌-草花”配置模式為主,這種復層結構模式也是居住區(qū)組團綠地慣用模式,但是植物缺少季相變化,主要是以常綠樹種作為大的背景,搭配一些觀花、觀葉樹種,而缺乏三季、四季不同景觀的季相變化,使植物顯得不夠豐富,過于單調,而且不同的居住區(qū)景觀模式大致相同。(圖 4-6、4-7)
居住區(qū)道路兩側以“喬-灌-草花”配置模式為主,,這種復層結構模式也是居住區(qū)組團綠地慣用模式,但是植物缺少季相變化,主要是以常綠樹種作為大的背景,搭配一些觀花、觀葉樹種,而缺乏三季、四季不同景觀的季相變化,使植物顯得不夠豐富,過于單調,而且不同的居住區(qū)景觀模式大致相同。(圖 4-6、4-7)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688
本文編號:2631870
【圖文】:
居住區(qū)道路兩側以“喬-灌-草花”配置模式為主,這種復層結構模式也是居住區(qū)組團綠地慣用模式,但是植物缺少季相變化,主要是以常綠樹種作為大的背景,搭配一些觀花、觀葉樹種,而缺乏三季、四季不同景觀的季相變化,使植物顯得不夠豐富,過于單調,而且不同的居住區(qū)景觀模式大致相同。(圖 4-6、4-7)
居住區(qū)道路兩側以“喬-灌-草花”配置模式為主,,這種復層結構模式也是居住區(qū)組團綠地慣用模式,但是植物缺少季相變化,主要是以常綠樹種作為大的背景,搭配一些觀花、觀葉樹種,而缺乏三季、四季不同景觀的季相變化,使植物顯得不夠豐富,過于單調,而且不同的居住區(qū)景觀模式大致相同。(圖 4-6、4-7)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68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景;秦志成;;地域性植物景觀在城市道路中的設計—以云南元謀縣城特色規(guī)劃研究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09年18期
2 方創(chuàng)琳;;中國快速城市化過程中的資源環(huán)境保障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9年05期
3 董月琴;;城市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配置[J];內蒙古林業(yè);2009年07期
4 付璐;沈守云;;鄉(xiāng)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9年02期
5 陶琳;閆紅偉;范業(yè)展;;地域環(huán)境在植物景觀營造中的作用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2008年06期
6 吳文學;李躍強;;住宅小區(qū)園林綠化設計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8年18期
7 黃彥;;城市廣場地域性構形要素淺析[J];科技廣場;2008年06期
8 郭樹榮;饒箐;;城市植物多樣性空間分布特征及其保護[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07年06期
9 孫衛(wèi)邦;鄉(xiāng)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中國園林;2003年07期
10 杜艷哲;探索人性化的居住空間——麗華苑小區(qū)設計體會[J];山西建筑;2003年08期
本文編號:26318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318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