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留學生漢字部件難易度調查及部件成字性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8 20:08
本文關鍵詞:歐美留學生漢字部件難易度調查及部件成字性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漢字教學一向是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歐美學生漢語教學上的難點,很多學者提出了單獨設立漢字課和利用部件進行教學的建議,但是對外漢字教學中漢字部件系統(tǒng)研究的并不深入,因此本文想從學習者對部件的主觀判斷入手,依據(jù)學習者對部件難易度的不同評測以及對部件成字性的研究,來著手分析漢字部件的特點和如何把部件作為漢字課的教學主體并且應該如何規(guī)劃這樣一門漢字課。 本文用依據(jù)《基礎教學用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部件規(guī)范》中的拆分原則對漢語水平漢字等級大綱中出現(xiàn)的2905個漢字進行拆分得到的所有515個部件,制定了一個部件難易度的調查問卷。所有接受調查的學生都是母語為拼音文字并且學習漢語半年以上的學生。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成字部件影響學習者對部件難易度的判斷,但是沒有理論揭示部件成字與否如何影響漢字的加工過程,因此我們設計了兩個實驗來研究漢字部件的成字性對漢字加工的影響。 通過部件難易度的評測結果分析和兩項實驗的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歐美留學生對漢字部件的難易度評測結果顯示,部件有難易之分,統(tǒng)計結果表明部件的難易度與部件的筆畫數(shù)、部件的構字能力和部件是否成字有關。 2.漢字抄寫任務中,在學習者對漢字字形充分加工的情況下,部件的成字性對漢字抄寫加工有影響;在學習者對漢字加工不太充分
【關鍵詞】:部件 難易度 漢字教學 成字性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語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195
【目錄】:
- 引言8-9
- 1 文獻回顧9-16
- 1.1 漢字的性質9-10
- 1.2 漢字字形加工10-13
- 1.2.1 特征分析說11-12
- 1.2.2 整字加工說12-13
- 1.2.3 漢字識別的成分和整字平行加工假說13
- 1.3 對外漢字教學相關研究13-16
- 1.3.1 外國留學生漢字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14-15
- 1.3.2 部件及部件教學的研究15-16
- 2 問題的提出16-18
- 3 部件難易度的調查18-29
- 3.1 調查問卷設計18-20
- 3.2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20-29
- 3.2.1 難易度評估值的分析20-23
- 3.2.1.1 留學生認為比較難的部件分析21-22
- 3.2.1.2 留學生認為比較容易的部件分析22-23
- 3.2.2 影響難易度評估的因素23-29
- 3.2.2.1 難易度的平均評估值與部件的筆畫數(shù)有關25-26
- 3 2.2.2 難易度的平均評估值與部件的構字能力相關26
- 3.2.2.3 難易度的平均評估值與部件是否成字相關26-28
- 3.2.2.4 難易度的平均評估值與部件是否是部首不相關28
- 3.2.2.5 相關分析的綜合討論28-29
- 4 成字部件的實驗研究29-39
- 4.1 實驗一30-34
- 4.1.1 實驗一的實驗設計30-31
- 4.1.1.1 實驗一的實驗材料30
- 4.1.1.2 實驗一的實驗方法30-31
- 4.1.1.3 被試31
- 4.1.2 實驗一的實驗結果31-33
- 4.1.3 實驗一的結果討論33-34
- 4.2 實驗二34-39
- 4.2.1 實驗二的實驗設計34-35
- 4.2.1.1 實驗二的實驗材料34
- 4.2.1.2 實驗二的實驗方法34-35
- 4.2.1.3 被試35
- 4.2.2 實驗二的分析結果35-37
- 4.2.3 實驗二的結果討論37-39
- 5 綜合討論39-42
- 5.1 部件難易度調查的討論39
- 5.2 部件成字性的實驗討論39-41
- 5.2.1 實驗一的結論39-40
- 5.2.2 實驗二的結論40
- 5.2.3 實驗部分的綜合結論40-41
- 5.3 綜合討論與教學建議41-42
- 6 結論42-44
- 參考文獻44-47
- 附錄一 漢字部件難易度調查表47-49
- 附錄二 515個部件的信息表49-62
- 附錄三 構字數(shù)為一的部件62-63
- 附錄四 構字能力強的高難度部件63-64
- 附錄五 構字能力強的低難度部件64-66
- 附錄六 實驗一實驗材料66-67
- 附錄七 實驗二實驗材料67-68
- 致謝68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翔;漢字生成系統(tǒng)構建探索[D];西南大學;2011年
2 張英俊;對越漢字教學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鐘翠蕓;與初級綜合教材相配套的對外漢字教學模式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李成琳;對外漢字課的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進;對外漢語形聲字教學方案設計[D];山東大學;2011年
4 薛颯颯;意大利學生漢字學習情況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5 黎氏泉;越南學生漢字學習中的錯別字現(xiàn)象及糾正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馬殊敏;外國留學生漢字字形分解識別能力實驗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童平;泰國零基礎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及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8 楊朝霞;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初級階段對外漢字教學[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姜美玲(KROMSANG PAILIN);泰國學生初級階段漢字學習策略調查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歐美留學生漢字部件難易度調查及部件成字性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49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25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