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隆基的人權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4-07-28 20:34
在20世紀上半葉,尤其是在30、40年代,羅隆基的法哲學思想,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是那個時代的標志性言論之一,因而頗有回顧與評論的價值。
羅隆基生于1898年,江西安?h人。1912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2年到美國留學,先在威斯康星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后來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1925年,羅隆基離開美國,去英國倫敦大學留學,師從費邊社的代表人物拉斯基。
1928年秋天,羅隆基從英國回到上海,就任中國公學政治經(jīng)濟系的主任與教授,1930年11月4日下午1時,羅隆基正在中國公學的教員休息室里翻閱演講筆記,幾個警察把他抓走了,并把他帶到上海市公安局,理由是“言論反動,侮辱總理”。幸運的是,當天傍晚,他就被釋放出來了。積極營救他的,正是校長胡適。
1931年,羅隆基從上海遷到天津,就任《益世報》的主筆。稍后,又做了南開大學的講師與《北平晨報》社的社長。由于羅隆基對國民黨政府的批評比較激烈,他主持的《益世報》遭遇過停止發(fā)行的處分。
上世紀50年代,他是民盟中央的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委員。1956年,出任新成立的森林工業(yè)部部長。1957年,他成了全國知名的大右派,受到了批判,從此沉默下來。1965年12月7日,他死于北京寓所。直至1986年,在民盟中央舉行的紀念羅隆基誕生90周年的大會上,才算是給他正式恢復了名譽。
羅隆基說:“人權,簡單說,是一些做人的權。人權是做人的那些必要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衣,食,住的權利,是身體安全的保障,是個人‘成我至善之我’,享受個人生命上的幸福,因而達到人群完成人群可能的至善,達到最大多數(shù)享有最大幸福的目的上的必須的條件。”
這段話,從四個方面講了做人的那些必要的條件,揭示了人權的四個層次。首先,是維持自然生命的物質條件,這是最低層次的人權。譬如工作權,通過工作獲得報酬,就是滿足這個條件的一種人權。這樣的條件,主要針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次,是排除別人侵害的條件,它滿足了人對于安全的需要。它針對的是人與人的關系。再次,是個性與人格發(fā)展的條件。它針對的是身與心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人的生物性與精神性之間的關系。它意味著,人不僅是一種生物性的存在,也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人有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這種追求也是一種人權。最后,是個體向群體作出貢獻的條件。它針對的是人與人類的關系,或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它表明,人是一種類的存在,人要通過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方式,來實現(xiàn)個體與群體之間的融合。這種條件的實質,是個體在群體中獲得承認、獲得尊重的權利。這幾種條件層層遞進,讓人聯(lián)想到人本主義哲學家馬斯洛關于人的需要的“五層次說”。
在闡述自己的人權概念的同時,羅隆基還批評了若干經(jīng)典作家關于人權的看法。譬如17世紀的霍布斯,“認人權是滿足一切欲望的東西”。但羅隆基認為,人有許多欲望,根本就不應該得到滿足,“許多自命的大偉人有專制欲,有多妻欲,我們就不能根據(jù)人權的理論,說這種欲望,應該滿足”。再譬如18世紀的盧梭,“認人權是天賦的,說我們要歸真返樸,到自然的環(huán)境里去自由發(fā)展我們的本性。”但羅隆基的觀點是,“我始終相信一九二九的上海沒有法再變成五百年前的原野。”這就是說,徹底的歸真返樸也是不可能的。還有19世紀的邊沁主張“人權依賴法律根據(jù)。”對此羅隆基也不贊同,他說:“智者作法,愚者守法,是中國過去的歷史。強者立法,弱者服法,是中國近來的現(xiàn)狀。”這種實證意義上的法律,顯然也不可能為人權提供根據(jù)。
羅隆基認為,人權是要爭取的,中國爭取人權的運動也一定會成功。至于“爭回人權的手段,原來沒有一定的方式。紙筆墨水,可以訂定英國一二一五年的大憲章;槍彈鮮血,才能換到法國一七八九年的人權宣言。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爭人權的手段亦隨之而不同,這是歷史的事實。”這兩句話,在不經(jīng)意之間,揭示了兩種不同的人權傳統(tǒng):第一,英國式的,或經(jīng)驗主義的、漸進主義的人權傳統(tǒng);第二,法國式的,或理性主義的、激進主義的人權傳統(tǒng)。他對這兩種不同的人權取得方式,是有比較的,也是有自覺的。
人權與法律既有聯(lián)系,也有顯著的區(qū)別。他說:“法律與正義公道是兩件東西,這是世界各國普遍的通病。從法律上我最多可以知道我現(xiàn)在有些什么權利,找不到我應有什么權利。”他還說:“人權是先法律而存在的。只有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人民才有服從的責任,這是人權的原則之一。法律的目的在謀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福,只有人民本身知道他們本身的幸福是什么,才肯為他們本身謀幸福。謀取本身的幸福,這又是人權之一。所以說人民制定法律,就是人權。所以說法律是人權的產(chǎn)物。人權與法律的關系,我的結論是法律保障人權,人權產(chǎn)生法律。”
這段話表達了羅隆基關于法律與人權的基本觀點:法律規(guī)定了人權,但人權的范圍,絕不限于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法律也不可能羅列所有的人權——這是就兩者的形式關系而言。在實質上,法律與人權還有更深層的聯(lián)系:“法律為保障人權產(chǎn)生的。法律為人權所產(chǎn)生的。第一項,指法律的功用;第二項,指法律的來源。”所謂法律的功能,是指“法律的根本作用在保障人權。”所謂法律的來源,是指法律產(chǎn)生的源頭與緣由,也是為了保障人權;若不是為了人權,就不會出現(xiàn)法律這個事物——這層關系表明,人權是法律的根據(jù),法律為人權而存在。法律應當保障人權,人權應當作為評判法律的尺度。
羅隆基還進一步認為,“法律,用簡便的話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為憲法,筆耕文化傳播,一為憲法以外的普通法。憲法,是人民統(tǒng)治政府的法。普通法是政府統(tǒng)治人民的法。在一個法治的國家,政府統(tǒng)治人民,人民同時統(tǒng)治政府。所以法治的真義是全國之中,沒有任何個人任何團體處于超法律的地位。要達到政府統(tǒng)治人民,人民統(tǒng)治政府,非有憲法不可。”他說,“在蹂躪人權方面,所謂個人或私人團體,其為害實小。……明火打劫的強盜,執(zhí)槍殺人的綁匪,雖然干的是‘以非法行為,侵害他人身體,自由,及財產(chǎn)’的勾當,其影響所及,遠不如某個人,某家庭,或某團體霸占了政府的地位,打著政府的招牌,同時不受任何法律的拘束的可怕。”這才是對于人權的更大的威脅。更可怕的是,“憲法有時不但不能保障人民的人權,且為某個人,某家庭,或某團體的蹂躪人權的工具。這又非歷史上統(tǒng)無的事,這也是爭法治的人所應顧慮之點。”因此,“談人權者固然要談憲法,但在憲法上必要附帶著憲法的來源的條件” ——羅隆基所說的這個條件,其實就是盧梭所說的:法律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xiàn)。如果取消這個條件,憲法與法律就可能異化為某些強勢者蹂躪人權的工具。
如果說,法律是為人權服務的,那么,國家與人權的關系又當如何理解?對此,羅隆基一語道破:“國家的功用,就在保障人權。就在保障國民做人上那些必要的條件。什么時候我的做人的必要的條件失去了保障,這個國家,在我方面,就失去了功用。同時我對這個國家就失去了服從的義務。”
這句話表達了兩個值得注意的觀點:第一,國家的正當性在于保障人權,一個不能保障人權的國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無效的國家,或不具有正當性的國家,從這個角度上看,國家必須履行保障人權的義務,否則,國家就不能得到個體的承認。第二,國家與個體之間存在著一種契約關系:國家保障個體的人權,以換取個體對于國家的服從;而個體對于國家的服從,就是以國家保障個體的人權作為前提的。
1930年4月9日,勞動大學的章淵若院長在上海的《時事新報》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約法芻議”的文章,認為人權已經(jīng)過時,應當提倡民權。對此,羅隆基給予了批評,他認為,以民權否認人權是錯誤的。因為,人權與民權含義不同。人權是做人的權利;民權是在政治國家里,做國民的權利。政治國家是人類許多組織中的一種,有不是國民的人,沒有不是人的國民。因此,人權范圍比民權范圍更大、更基本。民權是人權的一部分,是偏重政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既做國民,更要做人;要民權,更要人權。換言之,人的義務,要在社會上做人,不只是在國家做民,因此,國家的職權不是萬能的。國家承認我們在社會上做人的必須的條件,就是承認人權。
在“論人權”一文中,羅隆基還論述了人權的時間性與空間性。由于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具有不同的生活訴求,因此,人權的具體內容會隨著時空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本文編號:6796
羅隆基生于1898年,江西安?h人。1912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2年到美國留學,先在威斯康星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后來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1925年,羅隆基離開美國,去英國倫敦大學留學,師從費邊社的代表人物拉斯基。
1928年秋天,羅隆基從英國回到上海,就任中國公學政治經(jīng)濟系的主任與教授,1930年11月4日下午1時,羅隆基正在中國公學的教員休息室里翻閱演講筆記,幾個警察把他抓走了,并把他帶到上海市公安局,理由是“言論反動,侮辱總理”。幸運的是,當天傍晚,他就被釋放出來了。積極營救他的,正是校長胡適。
1931年,羅隆基從上海遷到天津,就任《益世報》的主筆。稍后,又做了南開大學的講師與《北平晨報》社的社長。由于羅隆基對國民黨政府的批評比較激烈,他主持的《益世報》遭遇過停止發(fā)行的處分。
上世紀50年代,他是民盟中央的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委員。1956年,出任新成立的森林工業(yè)部部長。1957年,他成了全國知名的大右派,受到了批判,從此沉默下來。1965年12月7日,他死于北京寓所。直至1986年,在民盟中央舉行的紀念羅隆基誕生90周年的大會上,才算是給他正式恢復了名譽。
羅隆基說:“人權,簡單說,是一些做人的權。人權是做人的那些必要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衣,食,住的權利,是身體安全的保障,是個人‘成我至善之我’,享受個人生命上的幸福,因而達到人群完成人群可能的至善,達到最大多數(shù)享有最大幸福的目的上的必須的條件。”
這段話,從四個方面講了做人的那些必要的條件,揭示了人權的四個層次。首先,是維持自然生命的物質條件,這是最低層次的人權。譬如工作權,通過工作獲得報酬,就是滿足這個條件的一種人權。這樣的條件,主要針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次,是排除別人侵害的條件,它滿足了人對于安全的需要。它針對的是人與人的關系。再次,是個性與人格發(fā)展的條件。它針對的是身與心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人的生物性與精神性之間的關系。它意味著,人不僅是一種生物性的存在,也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人有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這種追求也是一種人權。最后,是個體向群體作出貢獻的條件。它針對的是人與人類的關系,或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它表明,人是一種類的存在,人要通過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方式,來實現(xiàn)個體與群體之間的融合。這種條件的實質,是個體在群體中獲得承認、獲得尊重的權利。這幾種條件層層遞進,讓人聯(lián)想到人本主義哲學家馬斯洛關于人的需要的“五層次說”。
在闡述自己的人權概念的同時,羅隆基還批評了若干經(jīng)典作家關于人權的看法。譬如17世紀的霍布斯,“認人權是滿足一切欲望的東西”。但羅隆基認為,人有許多欲望,根本就不應該得到滿足,“許多自命的大偉人有專制欲,有多妻欲,我們就不能根據(jù)人權的理論,說這種欲望,應該滿足”。再譬如18世紀的盧梭,“認人權是天賦的,說我們要歸真返樸,到自然的環(huán)境里去自由發(fā)展我們的本性。”但羅隆基的觀點是,“我始終相信一九二九的上海沒有法再變成五百年前的原野。”這就是說,徹底的歸真返樸也是不可能的。還有19世紀的邊沁主張“人權依賴法律根據(jù)。”對此羅隆基也不贊同,他說:“智者作法,愚者守法,是中國過去的歷史。強者立法,弱者服法,是中國近來的現(xiàn)狀。”這種實證意義上的法律,顯然也不可能為人權提供根據(jù)。
羅隆基認為,人權是要爭取的,中國爭取人權的運動也一定會成功。至于“爭回人權的手段,原來沒有一定的方式。紙筆墨水,可以訂定英國一二一五年的大憲章;槍彈鮮血,才能換到法國一七八九年的人權宣言。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爭人權的手段亦隨之而不同,這是歷史的事實。”這兩句話,在不經(jīng)意之間,揭示了兩種不同的人權傳統(tǒng):第一,英國式的,或經(jīng)驗主義的、漸進主義的人權傳統(tǒng);第二,法國式的,或理性主義的、激進主義的人權傳統(tǒng)。他對這兩種不同的人權取得方式,是有比較的,也是有自覺的。
人權與法律既有聯(lián)系,也有顯著的區(qū)別。他說:“法律與正義公道是兩件東西,這是世界各國普遍的通病。從法律上我最多可以知道我現(xiàn)在有些什么權利,找不到我應有什么權利。”他還說:“人權是先法律而存在的。只有人民自己制定的法律,人民才有服從的責任,這是人權的原則之一。法律的目的在謀最大多數(shù)的最大幸福,只有人民本身知道他們本身的幸福是什么,才肯為他們本身謀幸福。謀取本身的幸福,這又是人權之一。所以說人民制定法律,就是人權。所以說法律是人權的產(chǎn)物。人權與法律的關系,我的結論是法律保障人權,人權產(chǎn)生法律。”
這段話表達了羅隆基關于法律與人權的基本觀點:法律規(guī)定了人權,但人權的范圍,絕不限于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法律也不可能羅列所有的人權——這是就兩者的形式關系而言。在實質上,法律與人權還有更深層的聯(lián)系:“法律為保障人權產(chǎn)生的。法律為人權所產(chǎn)生的。第一項,指法律的功用;第二項,指法律的來源。”所謂法律的功能,是指“法律的根本作用在保障人權。”所謂法律的來源,是指法律產(chǎn)生的源頭與緣由,也是為了保障人權;若不是為了人權,就不會出現(xiàn)法律這個事物——這層關系表明,人權是法律的根據(jù),法律為人權而存在。法律應當保障人權,人權應當作為評判法律的尺度。
羅隆基還進一步認為,“法律,用簡便的話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為憲法,筆耕文化傳播,一為憲法以外的普通法。憲法,是人民統(tǒng)治政府的法。普通法是政府統(tǒng)治人民的法。在一個法治的國家,政府統(tǒng)治人民,人民同時統(tǒng)治政府。所以法治的真義是全國之中,沒有任何個人任何團體處于超法律的地位。要達到政府統(tǒng)治人民,人民統(tǒng)治政府,非有憲法不可。”他說,“在蹂躪人權方面,所謂個人或私人團體,其為害實小。……明火打劫的強盜,執(zhí)槍殺人的綁匪,雖然干的是‘以非法行為,侵害他人身體,自由,及財產(chǎn)’的勾當,其影響所及,遠不如某個人,某家庭,或某團體霸占了政府的地位,打著政府的招牌,同時不受任何法律的拘束的可怕。”這才是對于人權的更大的威脅。更可怕的是,“憲法有時不但不能保障人民的人權,且為某個人,某家庭,或某團體的蹂躪人權的工具。這又非歷史上統(tǒng)無的事,這也是爭法治的人所應顧慮之點。”因此,“談人權者固然要談憲法,但在憲法上必要附帶著憲法的來源的條件” ——羅隆基所說的這個條件,其實就是盧梭所說的:法律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xiàn)。如果取消這個條件,憲法與法律就可能異化為某些強勢者蹂躪人權的工具。
如果說,法律是為人權服務的,那么,國家與人權的關系又當如何理解?對此,羅隆基一語道破:“國家的功用,就在保障人權。就在保障國民做人上那些必要的條件。什么時候我的做人的必要的條件失去了保障,這個國家,在我方面,就失去了功用。同時我對這個國家就失去了服從的義務。”
這句話表達了兩個值得注意的觀點:第一,國家的正當性在于保障人權,一個不能保障人權的國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無效的國家,或不具有正當性的國家,從這個角度上看,國家必須履行保障人權的義務,否則,國家就不能得到個體的承認。第二,國家與個體之間存在著一種契約關系:國家保障個體的人權,以換取個體對于國家的服從;而個體對于國家的服從,就是以國家保障個體的人權作為前提的。
1930年4月9日,勞動大學的章淵若院長在上海的《時事新報》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約法芻議”的文章,認為人權已經(jīng)過時,應當提倡民權。對此,羅隆基給予了批評,他認為,以民權否認人權是錯誤的。因為,人權與民權含義不同。人權是做人的權利;民權是在政治國家里,做國民的權利。政治國家是人類許多組織中的一種,有不是國民的人,沒有不是人的國民。因此,人權范圍比民權范圍更大、更基本。民權是人權的一部分,是偏重政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既做國民,更要做人;要民權,更要人權。換言之,人的義務,要在社會上做人,不只是在國家做民,因此,國家的職權不是萬能的。國家承認我們在社會上做人的必須的條件,就是承認人權。
在“論人權”一文中,羅隆基還論述了人權的時間性與空間性。由于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具有不同的生活訴求,因此,人權的具體內容會隨著時空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本文編號:679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izhenglunwen/679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