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表達與協(xié)商民主:辨析新媒體時代的公民網絡社會參與
發(fā)布時間:2014-06-30 20:34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公民的社會參與包括政治參與獲得了更好的技術平臺和更為寬松的政治氛圍。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出現(xiàn)了多種現(xiàn)象并存、多種聲音與多元觀點共生的新媒體景觀。網絡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加,網絡圍觀現(xiàn)象引人注目,網絡草根公益活動如火如荼,新媒體集監(jiān)督、參與、娛樂等各種功能于一身,從其姿態(tài)萬千的復雜氣象中可以觀察到中國社會發(fā)展變化的一個側面。
一、公民的媒體社會參與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1.經濟社會發(fā)展使公民權利意識和自主意識增強
公民的媒體社會參與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xiàn)的結果。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這里面包含了一種樸素的政治觀,即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以后人會有另外的精神需求。從西方現(xiàn)代社會的政治發(fā)展軌跡來看也是這樣:民主革命、政治革命最活躍的時候是在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相對成熟以后,而不是工業(yè)革命之初。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經濟及政治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百姓的權利意識和自主意識覺醒以后,就開始了對個人參與社會事務的追求。中國現(xiàn)在正是到了這個“點”或者這個“檻”上。
2.政府回應百姓需求的能力增強客觀上促進了公民的社會參與
一個社會,百姓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很正常,百姓的需求在各個社會階段、社會形態(tài)都是始終存在的,社會與社會的差異其實恰恰是差異在政府回應百姓需求的能力上。人類社會進入現(xiàn)代政治體制以后,衡量一個國家、衡量一個社會不是看百姓有多大需求——需求始終都是有的,而是政府回應百姓的能力。政府回應百姓的能力,用英文來講就叫responsive,是“善治”的一個重要因素,F(xiàn)代政治所謂的“善治”,除了要求廣泛的參與和協(xié)商,還要求政府以負責的態(tài)度對問題快速和有效地反應。從近年我國不斷發(fā)生的群體性事件來看,政府從不應對到學著應對,在回應能力上也有所增強。較早的SARS危機,政府從不回應到后來對媒體放開,又出現(xiàn)“回應過度”,這都是不正常的。最近的幾起事件,譬如什邡事件與啟東事件的對比,可以感受到百姓的呼聲正在轉化為政府的回應。政府回應能力的增強,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現(xiàn)代政治思想啟迪下公民在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的特殊歷史進程中,社會政治參與在新媒體時代獲得前所未有的機遇的結果,反過來又激勵了公眾更大的參與熱情。
二、建立在協(xié)商、參與基礎之上的公共決策是現(xiàn)代政治民主的標志
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演化經歷了三個階段:早期的民主政治是代議制,由議員代百姓說話;其后是協(xié)商民主,跟老百姓協(xié)商做決策,一起處理公共事務;再后來就是參與式民主。無論哪種形式,吸引民眾參與、聽取百姓的意愿都是決策的重要構成和必要環(huán)節(jié)。
很多公共危機事件表明,政府在公共決策上存在問題,需要反思,譬如為什么在處理有些事件的時候過于極端化,有些時候又過于搖擺和缺乏原則,為什么有些政策的出臺和修改總顯得那么草率,F(xiàn)代政治需要在大量的協(xié)商、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決策,只有經過了充分和科學的論證、多方的溝通和協(xié)商,公共決策的權威性才不會被輕易挑戰(zhàn)。在西方國家,為了避免決策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失誤和后續(xù)問題,他們常常采用多種手段來預設和完善:一是決策過程中吸引公眾的參與,典型的手段就是聽證會——這一點,我們國家也在學習;二是放“煙幕彈”——有了想法以后利用新聞媒體來進行試探,為政策、決策形成一個好的預測調試機制;三是大量利用民間NGO組織,在政府和百姓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充當潤滑劑和“緩沖地帶”;ヂ(lián)網上的公益活動,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其一是專業(yè)人士在做,譬如于建嶸的“微博打拐”、對各種弱勢群體的援助;其二是依托組織,譬如鄧飛的“免費午餐”計劃、王克勤的“大愛清塵”活動,都以記者的特殊身份出現(xiàn),其背后都有組織的支持。而拿互聯(lián)網做“公共廁所”的,一般都是“散民”。互聯(lián)網新媒體作為意見表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今后要走專業(yè)化、組織化的道路,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立和利用大量的NGO組織,一方面可以避免“大政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又為滿足百姓的多種需求提供了便捷而專業(yè)的表達通道,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了立場中立、相對客觀的信息依據和現(xiàn)實論據。
三、警惕互聯(lián)網變成一個“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
今天的互聯(lián)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意見表達、意見參與的渠道,它還可以變成一個瞬間動員社會力量甚至是社會實踐和社會行動的推手。互聯(lián)網對社會民主開放的推進作用是值得鼓勵的,但也要警惕和理性對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一是多數人的暴政;二是“街頭政治”——動輒鬧上街頭,游行示威或暴力破壞;三是“文革”式的“網絡大字報”。網絡非理性已經成為當前公民互聯(lián)網參與的一個沉重話題。
1.公民社會參與需要理性,防止網絡民意變成“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
網絡社會參與有一個“度”的問題。一方面,對于政府來說,對百姓需求要有回應,但又不能“回應過度”,失去了應有的原則。西方政治學有一個“多數人的暴政”,互聯(lián)網對此應持有高度警惕。在網絡參與公共事務、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百姓和政府雙方都應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成熟起來。一方面,政府需要反思,為什么在處理有些事件的時候過于極端化,有些時候又過于搖擺,決策的時候誰的聲音大就偏向誰。政府不是“墻頭草”,政府需要基本的、穩(wěn)定的政治原則和公民的政治參與作為行動、決策的依據,但是也要避免民粹主義傾向——如果某項決策一經公布,百姓意見很大,網上一吵,為了維穩(wěn),政府就倉促修改、過分迎合,決策的過程由此就從“封閉的少數人的專斷”變成一個“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這不僅是政治極端化的表現(xiàn),也是政治幼稚化的表現(xiàn),都顯示了政府的不成熟。另一方面,百姓也要學會用多種渠道和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意愿,要學會理性,像把啟東市長上衣扒光這樣一種行為不是理性政治、現(xiàn)代政治的做法。網絡“參政”是好事,但是網絡“干政”就有問題。在社會轉型、利益多元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并不是說聲音越大就越有理,人數越多就一定有理,它也有可能是“多數人的暴政”。權利的表達、權利的實現(xiàn)方式和路徑都需要參與者的理性。
本文編號:679
一、公民的媒體社會參與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1.經濟社會發(fā)展使公民權利意識和自主意識增強
公民的媒體社會參與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xiàn)的結果。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這里面包含了一種樸素的政治觀,即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以后人會有另外的精神需求。從西方現(xiàn)代社會的政治發(fā)展軌跡來看也是這樣:民主革命、政治革命最活躍的時候是在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相對成熟以后,而不是工業(yè)革命之初。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經濟及政治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百姓的權利意識和自主意識覺醒以后,就開始了對個人參與社會事務的追求。中國現(xiàn)在正是到了這個“點”或者這個“檻”上。
2.政府回應百姓需求的能力增強客觀上促進了公民的社會參與
一個社會,百姓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很正常,百姓的需求在各個社會階段、社會形態(tài)都是始終存在的,社會與社會的差異其實恰恰是差異在政府回應百姓需求的能力上。人類社會進入現(xiàn)代政治體制以后,衡量一個國家、衡量一個社會不是看百姓有多大需求——需求始終都是有的,而是政府回應百姓的能力。政府回應百姓的能力,用英文來講就叫responsive,是“善治”的一個重要因素,F(xiàn)代政治所謂的“善治”,除了要求廣泛的參與和協(xié)商,還要求政府以負責的態(tài)度對問題快速和有效地反應。從近年我國不斷發(fā)生的群體性事件來看,政府從不應對到學著應對,在回應能力上也有所增強。較早的SARS危機,政府從不回應到后來對媒體放開,又出現(xiàn)“回應過度”,這都是不正常的。最近的幾起事件,譬如什邡事件與啟東事件的對比,可以感受到百姓的呼聲正在轉化為政府的回應。政府回應能力的增強,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現(xiàn)代政治思想啟迪下公民在中國政治經濟發(fā)展的特殊歷史進程中,社會政治參與在新媒體時代獲得前所未有的機遇的結果,反過來又激勵了公眾更大的參與熱情。
二、建立在協(xié)商、參與基礎之上的公共決策是現(xiàn)代政治民主的標志
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演化經歷了三個階段:早期的民主政治是代議制,由議員代百姓說話;其后是協(xié)商民主,跟老百姓協(xié)商做決策,一起處理公共事務;再后來就是參與式民主。無論哪種形式,吸引民眾參與、聽取百姓的意愿都是決策的重要構成和必要環(huán)節(jié)。
很多公共危機事件表明,政府在公共決策上存在問題,需要反思,譬如為什么在處理有些事件的時候過于極端化,有些時候又過于搖擺和缺乏原則,為什么有些政策的出臺和修改總顯得那么草率,F(xiàn)代政治需要在大量的協(xié)商、參與的基礎上進行決策,只有經過了充分和科學的論證、多方的溝通和協(xié)商,公共決策的權威性才不會被輕易挑戰(zhàn)。在西方國家,為了避免決策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失誤和后續(xù)問題,他們常常采用多種手段來預設和完善:一是決策過程中吸引公眾的參與,典型的手段就是聽證會——這一點,我們國家也在學習;二是放“煙幕彈”——有了想法以后利用新聞媒體來進行試探,為政策、決策形成一個好的預測調試機制;三是大量利用民間NGO組織,在政府和百姓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充當潤滑劑和“緩沖地帶”;ヂ(lián)網上的公益活動,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其一是專業(yè)人士在做,譬如于建嶸的“微博打拐”、對各種弱勢群體的援助;其二是依托組織,譬如鄧飛的“免費午餐”計劃、王克勤的“大愛清塵”活動,都以記者的特殊身份出現(xiàn),其背后都有組織的支持。而拿互聯(lián)網做“公共廁所”的,一般都是“散民”。互聯(lián)網新媒體作為意見表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今后要走專業(yè)化、組織化的道路,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立和利用大量的NGO組織,一方面可以避免“大政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又為滿足百姓的多種需求提供了便捷而專業(yè)的表達通道,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了立場中立、相對客觀的信息依據和現(xiàn)實論據。
三、警惕互聯(lián)網變成一個“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
今天的互聯(lián)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意見表達、意見參與的渠道,它還可以變成一個瞬間動員社會力量甚至是社會實踐和社會行動的推手。互聯(lián)網對社會民主開放的推進作用是值得鼓勵的,但也要警惕和理性對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一是多數人的暴政;二是“街頭政治”——動輒鬧上街頭,游行示威或暴力破壞;三是“文革”式的“網絡大字報”。網絡非理性已經成為當前公民互聯(lián)網參與的一個沉重話題。
1.公民社會參與需要理性,防止網絡民意變成“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
網絡社會參與有一個“度”的問題。一方面,對于政府來說,對百姓需求要有回應,但又不能“回應過度”,失去了應有的原則。西方政治學有一個“多數人的暴政”,互聯(lián)網對此應持有高度警惕。在網絡參與公共事務、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百姓和政府雙方都應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成熟起來。一方面,政府需要反思,為什么在處理有些事件的時候過于極端化,有些時候又過于搖擺,決策的時候誰的聲音大就偏向誰。政府不是“墻頭草”,政府需要基本的、穩(wěn)定的政治原則和公民的政治參與作為行動、決策的依據,但是也要避免民粹主義傾向——如果某項決策一經公布,百姓意見很大,網上一吵,為了維穩(wěn),政府就倉促修改、過分迎合,決策的過程由此就從“封閉的少數人的專斷”變成一個“開放的多數人的暴政”。這不僅是政治極端化的表現(xiàn),也是政治幼稚化的表現(xiàn),都顯示了政府的不成熟。另一方面,百姓也要學會用多種渠道和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意愿,要學會理性,像把啟東市長上衣扒光這樣一種行為不是理性政治、現(xiàn)代政治的做法。網絡“參政”是好事,但是網絡“干政”就有問題。在社會轉型、利益多元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并不是說聲音越大就越有理,人數越多就一定有理,它也有可能是“多數人的暴政”。權利的表達、權利的實現(xiàn)方式和路徑都需要參與者的理性。
本文編號:67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izhenglunwen/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