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穆斯林對外交流的探索及啟示
本文關鍵詞:中國穆斯林對外交流的探索及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伊斯蘭文化 中國穆斯林 阿拉伯穆斯林 對外交流 文化古跡 中國伊斯蘭教 揚州仙鶴寺 回族穆斯林 鳳凰寺 經濟發(fā)展
【摘要】:正重溫絲綢之路與中國伊斯蘭文化的關聯,對于繼承絲路傳統、保護絲路上的伊斯蘭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穆罕默德的一句箴言:"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極大地鼓舞和鞭策了歷史上的阿拉伯穆斯林,也給古老的絲綢之路帶來了新的繁榮和昌盛。從此,絲綢之路上多了一支由中亞阿拉伯穆斯林組成的使者和商人的大軍,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增進友誼、交流科技、互鑒文明,掀起了
【作者單位】: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分類號】:B968
【正文快照】: 重溫絲綢之路與中國伊斯蘭文化的關聯,對于繼承絲路傳統、保護絲路上的伊斯蘭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穆罕默德的一句箴言:“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極大地鼓舞和鞭策了歷史上的阿拉伯穆斯林,也給古老的絲綢之路帶來了新的繁榮和昌盛。從此,絲綢之路上多了一支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伊斯蘭文化與社會現實問題的考察》出版[J];回族研究;2012年04期
2 王志遠;伊斯蘭文化的結晶——評《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J];阿拉伯世界;1996年01期
3 ;第三屆西安伊斯蘭文化研討會圓滿結束[J];中國穆斯林;1999年04期
4 賈保平;我國的伊斯蘭文化研究概述[J];回族研究;2000年02期
5 馬雁兵;伊斯蘭 提倡科學 反對迷信[J];中國穆斯林;2000年03期
6 白劍波;電腦在伊斯蘭文化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穆斯林;2000年04期
7 華濤;全球化時代的中國伊斯蘭文化資源[J];回族研究;2001年01期
8 余振貴;殷殷學子情 拳拳愛國心——緬懷著名伊斯蘭學者王靜齋[J];中國穆斯林;2001年01期
9 馬秀梅;伊斯蘭文化的心理學內涵[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10 周傳斌;世界屋脊上的伊斯蘭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琳;;伊斯蘭經濟思想與現代企業(yè)管理的契合[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吳云貴;;略議伊斯蘭文化對民族發(fā)展的影響[A];宗教與民族(第貳輯)[C];2003年
3 丁宏;;東干族伊斯蘭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兼與回族比較研究[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4 吳建華;;西北回族伊斯蘭教育與國民教育的互動關系——以寧夏同心縣豫海鎮(zhèn)和韋州鎮(zhèn)為個案[A];宗教與民族(第五輯)[C];2007年
5 馬明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穆斯林民族現代化進程[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沙宗平;;從劉智的“人道五典”看回族伊斯蘭倫理[A];宗教與民族(第六輯)[C];2009年
7 陳春燕;郭爽;;淺談儒學對回族伊斯蘭哲學的影響[A];中華民族復興與民族哲學發(fā)展研究——2013年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年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60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8 劉成有;;淺析宗教信仰中的民族性問題——以甘寧青地區(qū)的回族為例[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9 鄒小娟;;從回族的產生和形成認識中國文化的聚合力[A];宗教對話與和諧社會(第三輯)——第三屆“宗教對話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高占福;;走向進步與發(fā)展的中國伊斯蘭教——紀念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成立五十周年[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馬秀梅;首屆伊斯蘭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學術論壇在臨夏市舉辦[N];民族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安旭;伊斯蘭傳統文化與企業(yè)競爭力[N];銀川晚報;2011年
3 馬強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民族研究中心;述與作:中國伊斯蘭經學傳承的時代脈絡[N];中國民族報;2013年
4 張志鵬;文萊《伊斯蘭刑法》加劇政教混同[N];中國民族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米根孝;成達師范:成德達才 篤誠敏健[N];中國民族報;2009年
6 國家宗教事務局;2012中國·土耳其伊斯蘭文化展演在伊斯坦布爾開幕[N];中國民族報;2012年
7 記者 殷泓 通訊員 常鑫;中國伊斯蘭文化展將在馬舉辦[N];光明日報;2014年
8 張志誠;走近伊斯蘭拱北[N];中國民族報;2005年
9 國宗;2012中國·土耳其伊斯蘭文化展演精彩紛呈[N];光明日報;2012年
10 楊秀蓉;云南伊斯蘭文化教育[N];中國民族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帕林達;臨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7253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jlw/117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