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與認同: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主義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8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建波;;中國國家形象戰(zhàn)略的基本框架與實現(xiàn)途徑[J];理論視野;2007年08期
2 李全慶;;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道、勢、術[J];人民論壇;2016年28期
3 劉艷房;張驥;;國家形象及中國國家形象戰(zhàn)略研究綜述[J];探索;2008年02期
4 劉影;;話語、國家形象與中國崛起——論中國國家形象的話語塑造[J];理論月刊;2017年01期
5 阿幕由;;影響中國國家形象的現(xiàn)實因素分析[J];中國報業(yè);2016年22期
6 張昆;王創(chuàng)業(yè);;疏通渠道實現(xiàn)中國國家形象的對外立體傳播[J];新聞大學;2017年03期
7 王小溪;;“一帶一路”語境下俄羅斯媒體建構的中國國家形象分析[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7年02期
8 任晉茹;;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J];新聞研究導刊;2017年13期
9 張洪磊;;中國國家形象對外傳播的策略分析[J];新聞傳播;2017年05期
10 鄧杰;;國家形象、政黨形象和執(zhí)政形象之關系論析——政治學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國家形象理論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1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谷曉江;徐英;;中國國際現(xiàn)代化與中國國家形象定位[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祖昊;;國家形象傳播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超越——《政治傳播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形象構建》書評[A];中國政治傳播研究(第I輯)——基礎與拓展[C];2015年
3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一部分 2013年調查說明[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4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二部分 中國國家與國民形象[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5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三部分 中國文化與科技形象[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6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四部分 中國政治與經濟形象[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7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五部分 調查分析[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8 ;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2012 主要調查發(fā)現(xiàn)[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2012[C];2012年
9 ;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2012 詳細調查發(fā)現(xiàn)[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2012[C];2012年
10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 第六部分 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平臺介紹[A];察哈爾報告——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留美學生 李沛;溫婉大氣的中國正款款走來[N];中國青年報;2011年
2 上海外國語大學絲路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 馬麗蓉;“一帶一路”合作讓中國形象更豐富[N];環(huán)球時報;2019年
3 記者 沈仲亮;中國出境游客文明素質提升[N];中國旅游報;2017年
4 本報記者 唐紅麗 實習記者 段丹潔;中國國家形象穩(wěn)步提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5 本報記者 郝日虹 張清俐;塑造打動世界的中國國家形象[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楊雪;從中國國家形象片說起[N];光明日報;2011年
7 記者 榮嬌嬌;“中國國家形象片”紐約閃亮登場[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周虎城;中國國家形象的核心仍然是改革開放[N];南方日報;2011年
9 記者 曾革楠;藍海電視臺與CNN 同步播出中國國家形象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徐慶超;世博會背后的中國國家形象[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玨;權力與聲譽[D];復旦大學;2006年
2 劉艷房;中國國家形象戰(zhàn)略與國家利益實現(xiàn)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同心;中國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的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4 沈琬;中國國家形象之建構:一種品牌國家形象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禮志;定位與認同: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主義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胡祖光;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現(xiàn)狀和對策[D];山西大學;2013年
3 費璐璐;試論文化外交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D];湘潭大學;2012年
4 伊凡;中國國家形象建設的有效途徑[D];吉林大學;2016年
5 張梓言;在比較中解讀中國國家形象片傳播效果[D];重慶大學;2014年
6 吳笛;公共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范敏玲;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研究(2017.8-2018.8)[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年
8 張子建;中國國家形象紀錄片創(chuàng)作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9年
9 李小妍(Dzimitrava Valeryia);白俄羅斯媒體上的中國國家形象[D];南京大學;2019年
10 YUDAKOVA DARIA;在俄羅斯社交網絡Vkontakte中中國國家形象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8134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waijiao/268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