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學在近代中國的興起
發(fā)布時間:2025-01-04 03:13
20世紀上半期,文化史學在中國的興起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世紀之初,梁啟超等掀起"史界革命",傳播文明史觀念,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文明史。20年代,在新文化運動和"整理國故"運動中,胡適、梁啟超等引進西方科學方法,回答的是如何研究文化史。30、40年代,柳詒徵、陳登原、陳安仁、錢穆等撰寫的綜合性文化史著作正式出版,實現(xiàn)了理論方法與學術(shù)實踐的結(jié)合,形成了中國文化史研究的第一個高潮。中國的文化史學由激切地引進異質(zhì)的西方理論,到消化、吸收、結(jié)果,代表了中國史學近代轉(zhuǎn)型的重要一脈。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史界革命”與20世紀初文明史觀念在中國的確立
二科學化與專業(yè)化:20年代對科學方法的提倡
(1) 文化史觀念繼長增高
(2) 科學方法的提倡
(3) 文化史學的學院化
三實踐與成就:30、40年代的文化史研究
1. 科學派。
2. 新人文派。
3. 史觀派。
本文編號:4022819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史界革命”與20世紀初文明史觀念在中國的確立
二科學化與專業(yè)化:20年代對科學方法的提倡
(1) 文化史觀念繼長增高
(2) 科學方法的提倡
(3) 文化史學的學院化
三實踐與成就:30、40年代的文化史研究
1. 科學派。
2. 新人文派。
3. 史觀派。
本文編號:402281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xll/402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