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歷史人物評價中唯物史觀的運用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K03;K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璧屬;歷史人物評價兩難題[J];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02期
2 周偉文;歷史人物評價問題述略[J];九江師專學報;1987年03期
3 李宏瑜;;《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學習(基礎(chǔ)教育);2010年09期
4 蘇雙碧;歷史人物評價應(yīng)遵從多民族國家原則[J];歷史教學;2004年02期
5 李志龍;;歷史人物評價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J];才智;2009年15期
6 高希中;;近50年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問題述評[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7 樊麗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的歷史人物評價[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8 張xO彬;;略論歷史人物評價底幾個問題[J];歷史教學;1954年08期
9 程有為;《歷史人物評價論稿》評介[J];史學月刊;1989年02期
10 孫文范 ,李治亭;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人物評價[J];史學月刊;198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榮坤;;關(guān)于準噶爾歷史人物評價問題[A];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0)[C];1980年
2 孔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十六國北朝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華玉明;;王希杰在八十年代的修辭研究[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4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A];當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程光煒;;一個被重構(gòu)的“西方”——從“現(xiàn)代西方學術(shù)文庫”看八十年代的知識范式[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6 任南南;;元話語:八十年代文化語境中的“救亡壓倒啟蒙”[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7 陳以綱;;淺談八十年代國外工程起重機發(fā)展中的新理論、新機構(gòu)、新產(chǎn)品[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料搬運專業(yè)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C];1988年
8 李紅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三個三十年[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朱人俊 田井挽[A];何克希將軍[C];1993年
10 禺雨;;中國修辭學的出路所在——評王希杰《修辭學新論》[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文玖;“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文辭也”[N];學習時報;2006年
2 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中學 楊昌新;淺談歷史人物評價[N];學知報;2010年
3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劉克輝;談?wù)劇吧w棺論定”[N];北京日報;2008年
4 伯林;十年不輟的“陳獨秀研究”[N];光明日報;2006年
5 穆陶;歷史文學“人性化”之我見[N];文藝報;2004年
6 孫郁;在變與不變中的周揚[N];中華讀書報;2004年
7 張越 蔣正虎;“二十世紀中國史學與中外史學交流”研討會簡述[N];光明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李凌俊 見習記者 吳飛;八十年代寫作:商業(yè)成功還是文學成功?[N];文學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沈山;八十年代:記憶與想象[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沈山 翟志琳;我的書是對今天的一種箴言[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震旦;“八十年代”史學譜[D];山東大學;2010年
2 徐曉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寫實油畫語言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3 林凌;文學中的財富書寫[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徐勇;八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與“青年問題”[D];北京大學;2012年
5 于文善;抗戰(zhàn)時期重慶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連榮;中國《格薩爾》史詩學的形成與發(fā)展(1959—1996)[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張光華;論有序的資本項目可兌換[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8 田旭東;20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孔建平;文藝美學的維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于東曄;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在中國[D];蘇州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丞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歷史人物評價中唯物史觀的運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瑞生;郭沫若歷史人物評價述論[D];安徽大學;2011年
3 雷萱;民國時期吳澤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徐流奇;高中思想政治課歷史人物評價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5 許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人物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胡敏;吳晗史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7 張麗麗;論朱熹的歷史人物評價[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丹珂;記憶與講述[D];山東大學;2011年
9 金英愛;淺析19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日本對朝鮮的政策[D];延邊大學;2002年
10 王海濤;意識形態(tài)籠罩下的八十年代歷史學[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79037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xll/279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