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探微
發(fā)布時間:2024-11-02 13:18
薛鳳祚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一位歷算名家,他在引進西方科學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術界公認薛鳳祚是第一位引進對數和較先進的第谷宇宙體系的學者,《清史稿·疇人傳》將其譽為“一代疇人之功首”。從薛鳳祚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其注重實效、學習西學的觀念對于今天仍有借鑒意義。薛鳳祚足以稱為是一顆科學界的明珠,為使其放射出應有的光輝,需要深入挖掘薛鳳祚的科學精神氣質,繼續(xù)加強對薛鳳祚的研究,填補薛鳳祚研究的空白。明末清初中西文化激烈的碰撞,使得社會各方面以及文人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薛鳳祚自然也不例外。通過對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發(fā)生學考察,進一步探討薛鳳祚是否具有默頓理論中的科學精神氣質,是否可以從科學家本身角度來研究薛鳳祚具有哪些獨特的科學精神氣質,如果有,在其思想和著作中是怎樣體現出來的?通過將薛鳳祚、梅文鼎、王錫闡、開普勒四人的科學精神氣質進行比較,分析四者所具有的科學精神氣質對各自科學生涯的影響。這些方面在以往薛鳳祚的研究中幾乎還沒有涉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關注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可以使研究范圍更加廣闊,對于全面認識薛鳳祚的科學成就也更加有利。基于此,在那一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在遇到異質文化后所做出的反...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研究綜述
1.國內研究現狀
2.國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
1.論文難點
2.論文創(chuàng)新點
一、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發(fā)生學考察
(一)西學東漸與家庭氛圍的引導
(二)推步學識的異質融合
(三)學以致用的一貫追求
(四)近代科學的產生
二、薛鳳祚的科學精神氣質
(一)基于科學社會學視角的考察
1.“雖各天一隅而理無不同”的普遍主義
2.“大道公器非一人所得”的公有主義
3.“存前哲之苦心,備后人之探討”的無私利主義
4.“可因可革”的有條理的懷疑主義
(二)關于科學家的品質素養(yǎng)方面的考察
1.“镕各方之材質,入吾學之型范”的兼容并包精神
2.“不為空談以炫人耳目”,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3.“實測觜居參后”,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三、與同時代科學家的比較中看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獨特性
(一)薛鳳祚與王錫闡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薛鳳祚的會通中西與梅文鼎的西學中源說
(三)薛鳳祚與開普勒精益求精的學術追求
(四)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獨特性
四、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價值與影響
(一)多年來薛鳳祚研究受冷落的原因
(二)大科學時代科學精神氣質受到的挑戰(zhàn)
(三)科學精神氣質的現實合理性
(四)從薛鳳祚的科學精神氣質看中國科學精神的培育
結語
參考文獻
1.著作文集類
2.論文類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09564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研究綜述
1.國內研究現狀
2.國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
1.論文難點
2.論文創(chuàng)新點
一、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發(fā)生學考察
(一)西學東漸與家庭氛圍的引導
(二)推步學識的異質融合
(三)學以致用的一貫追求
(四)近代科學的產生
二、薛鳳祚的科學精神氣質
(一)基于科學社會學視角的考察
1.“雖各天一隅而理無不同”的普遍主義
2.“大道公器非一人所得”的公有主義
3.“存前哲之苦心,備后人之探討”的無私利主義
4.“可因可革”的有條理的懷疑主義
(二)關于科學家的品質素養(yǎng)方面的考察
1.“镕各方之材質,入吾學之型范”的兼容并包精神
2.“不為空談以炫人耳目”,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
3.“實測觜居參后”,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三、與同時代科學家的比較中看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獨特性
(一)薛鳳祚與王錫闡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薛鳳祚的會通中西與梅文鼎的西學中源說
(三)薛鳳祚與開普勒精益求精的學術追求
(四)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獨特性
四、薛鳳祚科學精神氣質的價值與影響
(一)多年來薛鳳祚研究受冷落的原因
(二)大科學時代科學精神氣質受到的挑戰(zhàn)
(三)科學精神氣質的現實合理性
(四)從薛鳳祚的科學精神氣質看中國科學精神的培育
結語
參考文獻
1.著作文集類
2.論文類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0956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rwzj/4009564.html
上一篇:中國宗教學者劉永華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