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云南河泊所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3 00:02
  河泊所遺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qū)上蒜鄉(xiāng)河泊村,是滇池地區(qū)石寨山文化聚落群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貝丘遺址。晉寧石寨山因出土“滇王之印”和大批造型獨特、風格各異的青銅器而聞名于世,成為中國西南乃至東南亞青銅時代一支獨特的考古學文化。2008年中美聯(lián)合考古隊在滇池的東南部地區(qū)開展了系統(tǒng)的區(qū)域考古調查,確定了河泊所遺址的分布范圍,在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對該遺址進行了全面發(fā)掘。本文以2017年河泊所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為研究對象,探討遺址及周邊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經濟形態(tài)、文化面貌。論文主體主要分為七個部分。1.河泊所遺址簡介,包括地理位置、遺址發(fā)掘背景、分區(qū)和分期情況、自然條件以及動植物資源。2.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鑒定描述與對比分析。3.動物骨骼的埋藏學分析,對動物骨骼表面痕跡進行研究。4.肉食資源的統(tǒng)計與分析,根據(jù)遺址出土動物所提供的肉量,估算各種動物在當時人們肉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5.動物年齡結構分析,通過研究動物年齡結構,更好地了解動物的死亡年齡分布以及人類利用動物資源的方式。6.根據(jù)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還原遺址當時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了解遺址居民的生活方式。7.對上述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云南河泊所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研究


河泊所遺址位置示意圖

分布圖,遺址,分布圖,云南省


滇池地區(qū)石寨山文化遺址分布圖

排水溝,最大寬,標本


第 2 章 動物屬種鑒定與描述 排水溝:1000(圖 2.5:1),方向殘長 86.76mm,殘寬 35.01mm。a terebra 排水溝:507(圖 2.1),標本呈錐存完整。最大寬 6.5mm,最大高 45sp. 排水溝:506(圖 2.2),標本呈圓瘤狀結節(jié),保存完好。最大寬 46.85m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云南西山天子廟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遺存研究[J]. 陳全家,蔣志龍,陳君,王春雪.  華夏考古. 2018(02)
[2]青銅時代滇池區(qū)域生業(yè)方式形成與演變的原因[J]. 葉榮波.  南方文物. 2014(04)
[3]云南滇池地區(qū)聚落遺址2008年調查簡報[J]. 蔣志龍,姚輝蕓,周然朝,何林珊.  考古. 2012(01)
[4]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動物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跡[J]. 張雙權,李占揚,張樂,高星.  人類學學報. 2011(03)
[5]晚商都城羊的消費利用與供應——殷墟出土羊骨的動物考古學研究[J]. 李志鵬.  考古. 2011(07)
[6]中國古代家養(yǎng)動物的動物考古學研究[J]. 袁靖.  第四紀研究. 2010 (02)
[7]淺論動物考古學中兩種肉量估算方法——以營盤山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為例[J]. 何錕宇,蔣成,陳劍.  考古與文物. 2009(05)
[8]馬鞍山遺址動物群的死亡年齡研究[J]. 張樂,王春雪,張雙權,高星.  人類學學報. 2009(03)
[9]動物骨骼表面人工痕跡的三維數(shù)字模型及正投影等值線分析[J]. 武仙竹,王運輔,裴樹文,吳秀杰.  科學通報. 2009(12)
[10]靈寶西坡遺址的肉食消費模式——骨骼部位發(fā)現(xiàn)率、表面痕跡及破碎度[J]. 馬蕭林.  華夏考古. 2008(04)

碩士論文
[1]云南河泊所和玉碑地遺址植物遺存分析[D]. 楊薇.山東大學 2016
[2]安徽淮北柳孜運河遺址(2012-13)出土動物遺存及相關問題的研究[D]. 李文艷.吉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738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kgx/29738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1de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