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在中蘇關系走向破裂的過程中,曾出現(xiàn)過許多重大分歧或沖突,而現(xiàn)在對這些事件的研究和評判也同樣存在著迥然相異的觀點。
關于《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對《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負面影響,李慎之認為,“現(xiàn)在,誰都能看利很清楚,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當時不是看不出來,就是不敢說,毛澤東當然心里還是明白,這就種下了后來中蘇關系破裂的因子。”王真認為,當時是戰(zhàn)略安全利益把兩國聯(lián)系在一起。但在戰(zhàn)略安全利益上,雙方又存在著沖突(當然,合作是更主要的戰(zhàn)略選擇)。因此,“這種合作與沖突的交織,預示著中蘇新同盟不可能是一個牢固而持久的同盟。”關于對斯大林的評價。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所作的《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報告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引起了一聲軒然大波,圍繞對斯大林的評價問題中共首次公開對蘇共表示出了不同意見,也成為以后長時期內中共指責蘇共的一條重要理由,并極大地影響到中國國內體制。李慎之認為,從此,“斯大林的威信一落千丈。這對中國伸張民族利益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毛澤東也是私心竊喜,但是他又不能不擔心,由此引起的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危機,有可能引發(fā)共產黨在中國的統(tǒng)治危機,而且還可能影響到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正在上升的地位,影響到他在今后領導世界革命的思想資源。因此他真可說是殫思竭慮,兩面作戰(zhàn)。一方面需要順勢批評一下斯大林的嚴重錯誤;一方面又必須挽救斯大林的威信,把后者定為‘功大于過 七分成績三分錯誤’(‘三七開’)。這表現(xiàn)在按他的意志起草的兩篇《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的煌煌大文上(前一篇發(fā)表于一九五門年四月五日,后一篇發(fā)表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并且以此為標準逐步展開批判各種國內外被他認為偏離馬列主義的修正主義。”李丹慧認為,雖然蘇共二十大基本提出了“和平共處、和平過渡、和平競賽”作為其對內對外政策的總方針、總路線(這也是此后雙方爭論的重要議題)。但“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只是在全盤否定斯大林等問題上持保留態(tài)度,特別是在對斯大林評價的問題上,表明了與赫魯曉夫的不同觀點。”而在波匈事件后,毛澤東“對蘇聯(lián)的批評大為升格”,認為赫魯曉夫把斯大林這把刀子丟了,列寧這把刀子也被丟掉相當多了,并開始在黨內高級干部中公開中蘇關系出現(xiàn)的矛盾。
關于波匈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李丹慧認為,波匈事件使毛澤東轉而否定了中共八大關于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階級矛盾的正確結論,在八屆三中全會上重新強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而對蘇共二十大及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本意從階級斗爭的角度產生了懷疑,對蘇聯(lián)的非斯大林化現(xiàn)象由喜大于懼轉為懼大于喜,增加了對蘇聯(lián)的戒心,也影響了中國對蘇政策的制定。另外,“中國參與對波匈事件處理的結果是,使毛澤東和中國黨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影響大提高,而赫魯曉夫和蘇聯(lián)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則受到相當沖擊。”而曲星認為,在處理波匈事件的過程中,中共認定“蘇聯(lián)這種輕率地對涉及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利益的重大問題作出重新評論,事先又不與別國黨協(xié)商的做法,本質上是大國沙文主義的表現(xiàn)。”其“對于社會主義各國的團結和共同事業(yè),必然帶來嚴重的損害。”關于“三和”路線。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蘇聯(lián)試圖緩和同西方的緊張關系,蘇共二十大提出了其對外關系的總路線、總政策,即后來概括的所謂“三和”路線:“和平競賽、和平過渡、和平共處”。對于“三和路線”,曲星認為,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在長期激烈的階級斗爭中走過來的,是通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新中國自成立起一直處于西方的軍事威脅和經濟封鎖之中,美國軍事力量存在于臺灣,美蔣有軍事同盟條約,蔣介石始終未放棄反攻大陸的軍事騷擾活動。歷史和現(xiàn)實不能不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對赫魯曉夫提出的‘和平共處總路線’、‘和平過渡’新觀點表示懷疑。”郭美蘭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郭認為,“從中蘇雙方對‘三和’路線的分歧來看,應該承認蘇共的觀點是基本正確的,雖然在提法上存在某些片面性,而中共的觀點則帶有明顯的‘左’傾教條主義色彩。隨著中共的進一步‘左’轉和中蘇關系的惡化,中共的這一色彩更濃厚。到中蘇大論戰(zhàn)爆發(fā)以后,中共竟錯誤地把蘇共正確的觀點或基本正確的觀點籠統(tǒng)地斥之為修正主義。”關于1957年莫斯科會議。李丹慧認為,這次會議“表面上以蘇為首,而實際上是中蘇共同主事。”在會議上,“在中蘇兩黨密切合作的表象下,毛澤東精神振奮,談笑風生,說話算數;而赫魯曉夫為了擺脫政治上的困境,只能勉強趨從,忍氣吞聲。這無疑也為中蘇結怨埋下了種子。”楊奎松則對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的心態(tài)及l(fā)1月18日講話進行了分析,認為毛澤東對赫魯曉夫很有些輕視,在講話中某些措詞的不準確和在東西方世界的不同理解造成蘇聯(lián)對中方的不滿。關于長波電臺和共同艦隊。對這一問題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以朱瑞真、曲星、李捷等為代表,認為“蘇聯(lián)領導人養(yǎng)成了指手劃腳、發(fā)號施令的習慣。中國領導人對一切有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問題十分敏感。在斯大林時期,中國領導人對蘇聯(lián)一些有損中國主權的做法,不得不咬緊牙關吞下去。
但到5O年代中后期,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領導人再也不能容忍別人干涉中國內政了。”因為“以中國當時海軍裝備的狀況,根本不可能在聯(lián)合艦隊中有真正的發(fā)言權,? ? 實際只能是中國提供海軍基地,蘇聯(lián)出軍艦,而蘇聯(lián)軍艦當然是聽蘇聯(lián)的指揮。蘇聯(lián)實際上是想恢復其在國民黨時期曾經在旅順占有的海軍基地”,反映了蘇聯(lián)的大國主義心態(tài)和謀求控制中國的企圖。① 因此,這兩件事一是傷害了中國的民族感情;二是因為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就一直在謀求同蘇聯(lián)建立一種平等的盟友關系,而不是一種戰(zhàn)略上的附庸關系。中共強調的是獨立自主,而非接受蘇聯(lián)的“核保護傘”。⑦另一種意見以沈志華0、李丹慧④ 等為代表,認為“蘇聯(lián)領導人的想法本無惡意,提出合資建設電臺和組建聯(lián)合艦隊本身也沒有涉及國家主權問題”,“赫魯曉夫的本意還不是想要控制中國,其主旨是要在與美國對抗的冷戰(zhàn)中在遠東地區(qū)把握住有利的形勢及條件。而毛澤東對此事做出如此強烈的反應,表露出他對相鄰的這個核大國具有極度的不信任感和戒心,并由此敏感地認為‘斯大林的東西又來了’,赫魯曉夫是要控制中國,中國的主權、獨立受到了威脅。”這“固然與他的個人性格有很大關系,但更重要的恐怕在于中蘇之間同盟關系此時發(fā)生的微妙變化,以及在這一變化中毛澤東本人的心態(tài)。”
本文編號:52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qitalunwen/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