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中的認知模態(tài) ——以近代科學革命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18:47
科學是認識者的認知活動,分析科學產(chǎn)生或科學革命發(fā)生的原因,必須抓住認知者這個因素。只有從認知者入手,我們才可能給出較深入的回答?档聫乃季S方式上來談論科學革命,是從認識者的認知入手的。之后的科學史家或科學哲學家,從科學概念或科學方法的演變?nèi)胧謥矸治隹茖W的產(chǎn)生,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但是,卻淡化了認知因素。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回到對科學革命中認識者認知的考察。本研究是著眼于認知方面的研究。認知可能和認知必然,表達了某一主體對某一理論或命題的態(tài)度。在認知可能中,主體S所知不能排除某個理論P,也不能排除它的矛盾理論非P;在認知必然中,主體S所知能排除非P。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給出了科學發(fā)展的模式,科學是從前范式科學——常規(guī)科學——科學革命——新常規(guī)科學;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科學革命實現(xiàn)了新舊常規(guī)科學的更替。在常規(guī)科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范式。起著范式作用的是某些科學成就,這些科學成就集中體現(xiàn)為科學理論。在常規(guī)科學時期,對于科學家們來說,違反作為范式的科學理論的命題是不成立的,基于這一點,我們說作為范式的科學理論對于常規(guī)科學家們來說在認知上是必然的,也正是科學家對某一理論的認知必然,使得某...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澄清及其必要性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問題之提出:科學革命者為何能超越認識可能,進入新的認知必然?
第一節(jié) “認知可能”和“認知必然”
一、認知必然
二、認知可能
第二節(jié) 科學革命與認知模態(tài)
一、再論“認知必然”:科學共同體的認知必然和個別科學家的認知必然
二、再論“認知可能”:個別科學家的認知可能是科學革命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jié) 問題的出現(xiàn)
一、三論“認知可能”:古希臘懷疑主義者和科學革命者的認知可能
二、懸擱判斷和新的認知必然:古希臘懷疑主義者和科學革命者的不同
第三章 解釋之方案:信念與認知必然——來自笛卡爾的啟發(fā)
第一節(jié) 笛卡爾的認知可能和認知必然
一、四論“認知可能”:笛卡爾的認識可能及理性認識論
二、理性認識論的困境與笛卡爾的認知必然性
第二節(jié) 對笛卡爾論證的討論
一、笛卡爾循環(huán)的提出
二、笛卡爾循環(huán)的討論
第三節(jié) 信念在笛卡爾建構新的認知必然中的作用
一、信念在笛卡爾論證中的作用
二、笛卡爾的信念與其必然真理
第四章 方案之運用:近代科學革命者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第一節(jié) 哥白尼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哥白尼的理性認識論及其新認知必然
二、哥白尼的信念與其新的認知必然
第二節(jié) 伽利略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伽利略和教會的沖突及其理性認識論
二、伽利略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第三節(jié) 牛頓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牛頓對教會的批評及其理性認識論
二、牛頓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結論
參考文獻
一、譯文及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致謝
附錄:博士在讀期間所發(fā)表論文清單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信仰和理性:一種認識論的分析[J]. 謝文郁.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2]伽利略與羅馬教會[J]. 張增一.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9(03)
本文編號:2967202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澄清及其必要性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問題之提出:科學革命者為何能超越認識可能,進入新的認知必然?
第一節(jié) “認知可能”和“認知必然”
一、認知必然
二、認知可能
第二節(jié) 科學革命與認知模態(tài)
一、再論“認知必然”:科學共同體的認知必然和個別科學家的認知必然
二、再論“認知可能”:個別科學家的認知可能是科學革命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jié) 問題的出現(xiàn)
一、三論“認知可能”:古希臘懷疑主義者和科學革命者的認知可能
二、懸擱判斷和新的認知必然:古希臘懷疑主義者和科學革命者的不同
第三章 解釋之方案:信念與認知必然——來自笛卡爾的啟發(fā)
第一節(jié) 笛卡爾的認知可能和認知必然
一、四論“認知可能”:笛卡爾的認識可能及理性認識論
二、理性認識論的困境與笛卡爾的認知必然性
第二節(jié) 對笛卡爾論證的討論
一、笛卡爾循環(huán)的提出
二、笛卡爾循環(huán)的討論
第三節(jié) 信念在笛卡爾建構新的認知必然中的作用
一、信念在笛卡爾論證中的作用
二、笛卡爾的信念與其必然真理
第四章 方案之運用:近代科學革命者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第一節(jié) 哥白尼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哥白尼的理性認識論及其新認知必然
二、哥白尼的信念與其新的認知必然
第二節(jié) 伽利略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伽利略和教會的沖突及其理性認識論
二、伽利略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第三節(jié) 牛頓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一、牛頓對教會的批評及其理性認識論
二、牛頓的新認知必然與其信念
結論
參考文獻
一、譯文及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致謝
附錄:博士在讀期間所發(fā)表論文清單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信仰和理性:一種認識論的分析[J]. 謝文郁.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2]伽利略與羅馬教會[J]. 張增一.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9(03)
本文編號:296720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projectlw/zzkxlw/296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