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的馬克思自然觀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05:07
施密特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受到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以盧卡奇為代表的深深影響,他秉持著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原則,致力于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施密特在《馬克思自然概念》一書之中通過獨特的角度、大量的論證將一個系統(tǒng)、立體、全面的馬克思自然觀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因此施密特的馬克思自然觀背景包含了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諸多思想與法蘭克福學派的人化自然觀。施密特的《馬克思自然概念》一書大致通過:(1)馬克思早期著作與晚期著作的關系;(2)馬克思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性質(zhì);(3)馬克思自然觀的主要特征;(4)恩格斯自然觀與列寧自然觀方法論批判等等幾個角度來進行論證。 施密特在強調(diào)正確處理早期與成熟時期馬克思思想的前提下,論證了馬克思自然觀的非本體性。指出了馬克思自然觀的特征在于它的社會歷史性,施密特始終堅持馬克思的“外部自然界地位優(yōu)先”理論,同時始終堅持馬克思自然觀是一種辯證唯物的自然觀。施密特在闡述馬克思自然觀的同時,批評了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以及列寧的自然觀方法論,認為這兩者背離了馬克思的自然觀,然而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有可取之處也有片面性。施密特對于馬克思自然觀的透徹分析不但具有豐富的理論價值,同樣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nèi)外學術界對于施密特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社會批判理論之中,關于施密特的馬克思自然觀的探究不夠系統(tǒng)也不夠深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施密特的馬克思自然觀值得我們深入討論,有助于豐富馬克思的自然觀理論,更有助于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學位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N0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三)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綜述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背景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歷史背景
(二)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背景
1.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2. 法蘭克福學派的人化自然觀
(三)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邏輯
二、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主要思想
(一) 自然觀與馬克思的自然觀
(二) 馬克思早期著作與晚期著作的關系
(三) 馬克思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性質(zhì)
1. 何為“本體”
2. 施密特論述馬克思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
三、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主要特征
(一) 外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性
(二)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一種“自然—歷史理論”
(三)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辯證唯物主義
四、 施密特對恩格斯和列寧自然觀的批評
(一) 恩格斯辯證法之“錯”
1. 施密特批判恩格斯自然觀評價
(二) 怎樣評價列寧的反映論
1. 列寧反映論的形成
2. 對施密特批評列寧自然觀方法論的評價
五、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價值
(二)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現(xiàn)實意義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9660
【學位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N0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三)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綜述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背景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歷史背景
(二)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背景
1.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2. 法蘭克福學派的人化自然觀
(三)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邏輯
二、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主要思想
(一) 自然觀與馬克思的自然觀
(二) 馬克思早期著作與晚期著作的關系
(三) 馬克思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性質(zhì)
1. 何為“本體”
2. 施密特論述馬克思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
三、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主要特征
(一) 外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性
(二)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一種“自然—歷史理論”
(三)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辯證唯物主義
四、 施密特對恩格斯和列寧自然觀的批評
(一) 恩格斯辯證法之“錯”
1. 施密特批判恩格斯自然觀評價
(二) 怎樣評價列寧的反映論
1. 列寧反映論的形成
2. 對施密特批評列寧自然觀方法論的評價
五、 施密特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一)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理論價值
(二) 施密特研究馬克思自然觀的現(xiàn)實意義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趙長偉;陳靜;;A.施密特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析評[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2 吳曉明;馬克思的生產(chǎn)—勞動概念——兼評A·施密特的《馬克思的自然概念》[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6期
3 王鳳才;法蘭克福學派的自然觀[J];濟南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4 張翠;;論施密特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8年04期
5 陳愛華;;人與自然和諧的道德哲學審思——施密特自然概念的倫理解讀[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王貴友;論恩格斯自然概念的合理性——兼評A.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書[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7 肖中舟;論馬克思的自然觀[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8 張和平;;論施密特的“馬克思的自然觀”[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費多益;馬克思的自然觀與恩格斯的自然觀[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0年06期
本文編號:286966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zzkxlw/286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