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技術的本質探討人與自然聯(lián)盟之條件
發(fā)布時間:2020-10-31 12:11
盡管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人類有時還是感 到自己與自然疏遠了。有些人把這種疏遠歸咎于科學技術,并稱之為科學技術所 帶來的異化。異化之原意即是離異、疏遠、脫離。本文即是從關注科學技術所造 成的負效應問題入手。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顧了對科技負效應問題的三種較為流行的反思。第一 種通過對嚴重事態(tài)的定量研究,提起人們的關注,并直接提出解決方案。這種反 思并未對造成嚴重事態(tài)的原因作更深入的分析,只能對普及危機意識起到某些積 極作用,非深層意義的反思。第二種反思把科學技術僅看作人類征服、改造自然 的工具,是一把“雙刃劍”,給人類帶來禍福取決于工具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這 種反思往往在道德與認識之間形成循環(huán),而當前的形勢更容易使這個循環(huán)演化為 惡性循環(huán),這種反思也不是根基性的反思,科學技術的工具性觀念是不可取的。 第三種反思是隨著進化論、系統(tǒng)論、耗散結構理論的興起而引發(fā)的。自然不再被 簡單化、機械化、固定化地思考,而是被看作一個整體的、有時間性的有機系統(tǒng),這 樣,人被考慮到系統(tǒng)之內,并一起參與系統(tǒng)的演化,人與自然在科學意義上得以重 新聯(lián)盟。但這種反思最終仍以“物理學”為榜樣,試圖找出較為復雜的、動態(tài)的普 適性公式以描述人與自然整個系統(tǒng)的演化過程,其實質仍是把人與自然當作計算 對象,而外在地給予描述,人與自然仍舊對立而疏遠,因而,此種反思仍未觸及根 源。 本文認為要從根基上反思異化必須找到異化的根源,根源的顯露同時意味著 解決問題途徑的明朗。而要找到異化的根源則必須通過追問科學技術的本質方 能達到,這個思路得益于海德格爾。哲學必須擔起反思科學的重任,而哲學必須 面對整體,這種整體不能象科學研究的鏡象思維那樣將研究主體排除在整體之 外,反思的最終目的是達到一個對于整體活動的領悟,將主客在分合之間真正有 機地融合起來。只有在這種融合無間的整體性視野之中,科學之“道”才能被真正 領悟,異化之根源才能得以真正顯現(xiàn)。 本文第二部分即文章的主要部分就是揭示科學技術的本質。哲學的反思不 是空想,要達到對整體的領悟,必須有現(xiàn)實的步驟和方法。本部分通過對歷史主 義科學哲學家圖爾敏、庫恩、拉卡托斯、勞丹、夏佩爾、費阿本德等人觀點的批判與 綜合,并借鑒了解釋學所提供的有建設性的啟發(fā),通過對五個問題的分析逐步逼 顯出最后的結論。 1.理論與觀察、應用統(tǒng)一于理解活動。本節(jié)以理解者為中心,將以往被認為 的科學活動不同的三個階段統(tǒng)一于理解者的理解活動,從而為從整體角度重新審 視科學活動開辟出一個新的視野。 二.理論、范式上升為肝理解、傳統(tǒng)。本節(jié)從靜態(tài)角度通過分析鏡象思維下對 范式研究所產(chǎn)生的矛盾與混亂,進一步揭示鏡象思維的不足之處,并從上一節(jié)所 “獲得的視野中重新審視這些矛盾與混亂,給予其合理的說 IgJ。 3.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本節(jié)從動態(tài)角度揭示出科學活動中繼承與創(chuàng)新統(tǒng) 一的本體論依據(jù),在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中,理解者作為小心,真正地溶人了整個 科學活動之中,并將科學活動認作自身的生存方式。 4.真理問題與不可通約性問題。本節(jié)從探尋科學活動的動力山發(fā),通過對真 理及不可通約性問題的分析,導出人的有限性存在這一中心結論。 5.科學實在論及科學技術的本質。從上節(jié)對人類自身有限性的領悟之中,導 出形而上的實在世界之存在,這一世界之運動是有限性的人類不斷以科學方式去 生存的動力所在。這樣,科學技術的本質到此已經(jīng)明朗:科學技術絕不儀是對自 然機械式的鏡象反映,也不是人的主觀隨意建構,也并非人所利川的工具,而首先 應當是人的理解活動,生存方式。更進一步講,是自然的白我地解活動。自然通 過人科學地理解自身、調節(jié)自身。 本文第。部分在對科學技術的本質領悟的基礎上,回到開始所提出的異化問 題。在新的視野下,異化問題被重新解釋。首先,異化的始作倆者由人變?yōu)樽匀弧?其次,異化由自然對人的異化變?yōu)槿藢ψ匀坏漠惢W詈,從存在淪的高度來看, 人只能以異化的方式生存,也可以說,人與自然從未相互異化,異化由猙獰可怕的 東西變?yōu)樽匀粚ψ陨淼恼{節(jié)過程中對人類的善意提醒和警告。人類在現(xiàn)時代最 要緊的是對自身有限性及其與自然同一性的深切領悟,這樣,克服異化的任何具 體措施才真正具有前瞻性,人類才能自由地生存于異化之中。人與自然才能重新 聯(lián)盟。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0
【中圖分類】:N02
【文章目錄】:
'>
導 言
第一部分 簡評關于異化的三種反思
第二部分 探討科學技術的本質
一、理論與觀察、應用統(tǒng)一于理解活動
二、理論、范式上升為前理解、傳統(tǒng)
三、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
四、真理問題及不可通約性問題
五、科學實在論及科學技術的本質
第三部分 再論異化
致 謝
'>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63931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0
【中圖分類】:N02
【文章目錄】:
'>
第一部分 簡評關于異化的三種反思
第二部分 探討科學技術的本質
一、理論與觀察、應用統(tǒng)一于理解活動
二、理論、范式上升為前理解、傳統(tǒng)
三、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
四、真理問題及不可通約性問題
五、科學實在論及科學技術的本質
第三部分 再論異化
致 謝
'>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路·馮·貝塔朗菲 ,王興成;普通系統(tǒng)論的歷史和現(xiàn)狀[J];國外社會科學;1978年02期
2 T.庫恩;金吾倫;;《結構》之后的路[J];哲學譯叢;1993年06期
本文編號:286393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zzkxlw/286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