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作品《民國·情韻》談非遺拼布實踐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0-12-05 12:06
文章主要通過對傳統(tǒng)非遺拼布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計算機技術輔助下進行非遺拼布新的設計研究。盡管拼布技藝已經(jīng)被列為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非遺拼布也需要進行傳承與創(chuàng)新。利用計算機技術探索新形式的拼布藝術,使非遺拼布在傳承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得到發(fā)揚與升華。本文以計算機技術整合帶有民國“情調”的藝術形態(tài),在對傳統(tǒng)非遺拼布技藝繼承的同時,在面料的運用與拼接手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整合出具有創(chuàng)新形式的新圖像研究。將包含時代特征與文化底蘊的民國時期藝術形態(tài)以非遺拼布的方式重新呈現(xiàn),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加入我自己對民國時期“小情調”的理解,一方面想要重新表現(xiàn)民國時期在復雜的政治背景下,這些藝術形態(tài)給人們帶來的一些溫情和美麗;另一方面,在拼布藝術作品上尋求一種創(chuàng)新點,將民國的藝術形態(tài)與拼布結合,是不同種傳統(tǒng)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種紡織品技藝與民國新興藝術形態(tài)的結合必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論文分為五個章節(jié),其中第四章作為作品《民國·情韻》實踐創(chuàng)作的核心部分,分別敘述了作品設計原則,圖案構成特點;實踐中的材料運用及創(chuàng)作過程;作品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和文化意蘊的表達。論文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
【文章來源】:天津工業(yè)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7年美國休斯頓拼布展作品
拼布的藝術形式??是中國染織文化的一個分支,是產生和流傳于拼布的實用價值,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拼布的一個特色,是適用于各種實用品的裝飾手法。的拼布作品融入了許多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紋、飛天等圖樣。歷朝歷代都留下了與拼布
民間百衲衣是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從佛教流傳到民間,民間百衲衣又稱百家衣,??融入了吉祥的寓意,變成了乞求富貴吉祥的一種象征(圖2-3)。主要是在小孩??子出生后,家人向鄰居、親友討要布頭,為剛出生的嬰兒縫制百衲衣。在收集布??頭的過程中,為表示這個孩子受到“百家”的庇佑,每家都會為孩子送上誠摯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國初期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特點[J]. 羅霄. 藝術科技. 2015(09)
[2]傳承至今的藝術——拼布[J]. 王俐人. 流行色. 2014(11)
[3]拼布藝術的文化探源與審美特征[J]. 周熹. 民族藝術研究. 2012(06)
[4]探究拼布的起源、發(fā)展內涵及流行原因[J]. 呂志瑩. 大舞臺. 2012(12)
[5]論拼布藝術及在設計中的啟示[J]. 李晨晨,吳晶.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2(10)
[6]“拼”生活“拼”設計——美國拼布文化的啟示[J]. 丁敏. 裝飾. 2011(07)
[7]傳承與創(chuàng)新“和”為尚——2011國際拼布展[J]. 田青. 裝飾. 2011(06)
[8]民國時期文學書籍插圖的構圖特色[J]. 胡蓉. 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9]淺析拼布藝術之美[J]. 王旭娟. 藝術.生活. 2009(02)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中國繪畫史敘述模式研究[D]. 段漢武.浙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江南元素在拼布藝術中的表現(xiàn)研究[D]. 蔡易.蘇州大學 2016
[2]現(xiàn)代拼布藝術設計研究[D]. 閆玲玉.魯迅美術學院 2016
[3]扎哈·哈迪德設計風格在拼布設計中的實踐探索[D]. 許曉月.南京藝術學院 2015
[4]民國時期書畫藝術風格的區(qū)域差異[D]. 王立明.齊齊哈爾大學 2015
[5]拼布形式美的構成方法及應用研究[D]. 謝敏.西北大學 2014
[6]淺談纖維藝術中的拼布藝術[D]. 王冰玉.天津美術學院 2014
[7]民國時期版式設計研究[D]. 楊彬彬.浙江工商大學 2013
[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研究[D]. 朱雪.西華大學 2013
[9]拼布藝術形式在裝飾藝術設計中的應用[D]. 劉洋洋.蘇州大學 2012
[10]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當代藝術[D]. 譚玉濤.東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899425
【文章來源】:天津工業(yè)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7年美國休斯頓拼布展作品
拼布的藝術形式??是中國染織文化的一個分支,是產生和流傳于拼布的實用價值,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拼布的一個特色,是適用于各種實用品的裝飾手法。的拼布作品融入了許多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紋、飛天等圖樣。歷朝歷代都留下了與拼布
民間百衲衣是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從佛教流傳到民間,民間百衲衣又稱百家衣,??融入了吉祥的寓意,變成了乞求富貴吉祥的一種象征(圖2-3)。主要是在小孩??子出生后,家人向鄰居、親友討要布頭,為剛出生的嬰兒縫制百衲衣。在收集布??頭的過程中,為表示這個孩子受到“百家”的庇佑,每家都會為孩子送上誠摯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國初期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特點[J]. 羅霄. 藝術科技. 2015(09)
[2]傳承至今的藝術——拼布[J]. 王俐人. 流行色. 2014(11)
[3]拼布藝術的文化探源與審美特征[J]. 周熹. 民族藝術研究. 2012(06)
[4]探究拼布的起源、發(fā)展內涵及流行原因[J]. 呂志瑩. 大舞臺. 2012(12)
[5]論拼布藝術及在設計中的啟示[J]. 李晨晨,吳晶. 現(xiàn)代裝飾(理論). 2012(10)
[6]“拼”生活“拼”設計——美國拼布文化的啟示[J]. 丁敏. 裝飾. 2011(07)
[7]傳承與創(chuàng)新“和”為尚——2011國際拼布展[J]. 田青. 裝飾. 2011(06)
[8]民國時期文學書籍插圖的構圖特色[J]. 胡蓉. 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9]淺析拼布藝術之美[J]. 王旭娟. 藝術.生活. 2009(02)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中國繪畫史敘述模式研究[D]. 段漢武.浙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江南元素在拼布藝術中的表現(xiàn)研究[D]. 蔡易.蘇州大學 2016
[2]現(xiàn)代拼布藝術設計研究[D]. 閆玲玉.魯迅美術學院 2016
[3]扎哈·哈迪德設計風格在拼布設計中的實踐探索[D]. 許曉月.南京藝術學院 2015
[4]民國時期書畫藝術風格的區(qū)域差異[D]. 王立明.齊齊哈爾大學 2015
[5]拼布形式美的構成方法及應用研究[D]. 謝敏.西北大學 2014
[6]淺談纖維藝術中的拼布藝術[D]. 王冰玉.天津美術學院 2014
[7]民國時期版式設計研究[D]. 楊彬彬.浙江工商大學 2013
[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研究[D]. 朱雪.西華大學 2013
[9]拼布藝術形式在裝飾藝術設計中的應用[D]. 劉洋洋.蘇州大學 2012
[10]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當代藝術[D]. 譚玉濤.東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89942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qgylw/28994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