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壩二期規(guī)模運用后壩下沖刷坑變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12-21 21:43
2017年漢江發(fā)生秋汛,丹江口大壩開閘泄洪達33 d,對壩下沖刷坑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深孔泄洪。深孔射流的水量、挑距和拋射高度受壩上水位所控制,壩上水位越高,深孔下泄流量越大,水舌拋射越高,射流挑距也越遠,而射流入水的傾角卻越小。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正常蓄水位由157 m提高至170 m,深孔泄流對壩下游沖刷距離及強度都較加高之前增強。本文主要依據(jù)丹江口水利樞紐壩區(qū)下游沖刷坑2017年地形及相關(guān)水文觀測資料,對沖刷坑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沖刷坑隨著水力條件的改變而產(chǎn)生新的變化。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8950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 沖刷坑平面示意圖
本文主要分析10—17壩段護坦下游形成的沖刷坑,其平面分布如圖1所示,沖刷坑三維分布如圖2所示。圖2沖刷坑2017年三維分布圖
圖2 沖刷坑2017年三維分布圖
圖1沖刷坑平面示意圖2.2沖刷坑地質(zhì)組成
圖3 沖刷坑2009—2017年85 m等高線所圍平面變化圖
2009—2017年沖刷坑85m等高線所圍平面變化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大壩加高前,沖刷坑范圍已基本穩(wěn)定,最低點位置也集中在F16破碎帶附近;大壩加高后,隨著壩前水位的抬高,深孔挑流距離及強度均有所增加。同時,還可以看出,2017年沖刷坑最低點較2015年沿F16破碎帶下....
圖4 丹7橫斷面2009—2017年沖刷變化圖
圖3沖刷坑2009—2017年85m等高線所圍平面變化圖圖5沖刷坑2009—2017年縱剖面變化圖
本文編號:401895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dqwllw/4018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