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鋪火災燃燒特性研究
本文選題:地下商鋪 + 火災試驗; 參考:《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年12期
【摘要】:通過開展大型火災試驗,分析火災蔓延途徑和火災情況下商鋪內(nèi)溫度分布,研究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內(nèi)的火災燃燒特性。將火源位置設置于房間中部和墻角處,分析火源位置對火蔓延特性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機械排煙和自然補風時,商鋪內(nèi)未發(fā)生轟燃,只出現(xiàn)了燃燒相對緩慢的火蔓延現(xiàn)象。燃料的擺放方式可削弱火蔓延趨勢;鹪次挥谏啼佒虚g時,火蔓延只持續(xù)了較短時間后熄滅,其蔓延路徑與前人提出的一維線性蔓延假設不一致;鹪次挥趬菚r,火焰沿著墻面附近快速蔓延,火災持續(xù)時間是火源位于商鋪中間時的兩倍以上。
[Abstract]:Through the large-scale fire test, the fire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latively closed underground space are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fire spreading path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hop under fire conditions. The fire source location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 and the corner of the wal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fire source location on the fire sprea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flashover in the shop when mechanical exhaust smoke and natural air supply are used, but only a relatively slow fire spread phenomenon occurs in the shop. The way the fuel is placed can weaken the spread of fire. When the fire sourc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shop, the fire spread is extinguished only for a short time, and the spread pat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linear spread hypothesis put forward by the predecessors. When the fire is located in the corner, the flame spreads rapidly along the wall,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fire is more than twice as long as that of the fire in the middle of the shop.
【作者單位】: 南京市消防支隊;
【分類號】:TU99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謝飛;楮新穎;薛奕;;地下建筑購物中心火災風險評估及人員疏散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年03期
2 袁書生;張健;;通風不良室內(nèi)火蔓延行為的大渦模擬[J];自然災害學報;2009年01期
3 李晉;張欣;王鋼;張網(wǎng);孫金香;馬玉和;;大型商場家電類商品火災蔓延特性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寶娟;;某商業(yè)綜合體部分區(qū)域消防設計[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6年08期
2 張威;孫曉乾;;多地塊地下公共通道消防設計初探[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年12期
3 祿利剛;季經(jīng)緯;楊少凡;謝信亮;;某地下商業(yè)空間人員疏散時間優(yōu)化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年08期
4 李守斌;;某地下空間應用大通道解決防火分隔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年09期
5 馬德仲;丁文飛;劉圣楠;蔣永清;周真;;基于貝葉斯網(wǎng)絡的地下空間火災風險評估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11期
6 馬德仲;劉圣楠;費曉雨;王學輝;楊哲;周真;;地下建筑火災風險的貝葉斯網(wǎng)絡評估系統(tǒng)設計[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7 姜子港;霍非舟;劉曉棟;宋衛(wèi)國;;某地下商場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實驗研究[J];火災科學;2013年03期
8 劉華煒;;地下建筑人員疏散系統(tǒng)評估及防護研究[J];林業(yè)勞動安全;2013年02期
9 王建剛;;火災高危單位消防監(jiān)管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年03期
10 孫曉乾;趙華亮;;FRAME在大型地下商業(yè)建筑中的應用[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謝景榮;;某地下商場火災危險性分析及消防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年06期
2 鄒高萬;劉順隆;周允基;郜冶;;室火轟燃的大渦模擬[J];空氣動力學學報;2006年01期
3 王巍;淺議地下商場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年04期
4 李野,馬依東,李晉;錐形量熱儀試驗及墻角火試驗關系初探[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年02期
5 李杰,黃德祥;地下商業(yè)建筑通風排煙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3年01期
6 李晉,盛文克,王鋼,張欣,孫金香;在標準房間,火災荷載及排煙送風對轟燃影響的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1年05期
7 蘭彬;地下商業(yè)建筑防火及防煙設計參數(shù)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典福;魏小林;盛宏至;;煤及煤焦燃燒特性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江西能源;2008年01期
2 李彥棟;呂薇;李瑞揚;;固定床玉米秸燃燒特性的實驗研究[J];節(jié)能技術;2009年02期
3 陸飛;王永橋;章靜;盧平;;稻殼燃燒特性與動力學模型的研究[J];能源研究與利用;2009年05期
4 葛巍巍;張宏宇;顧堅;;煙葉化學成分與燃燒特性的相關性[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年10期
5 馬楠;孫軍;曹燕;趙曉倩;劉翔;;竹柳燃燒特性試驗研究[J];木材加工機械;2013年01期
6 繆巖;煤燃燒特性的綜合指標[J];電站系統(tǒng)工程;1998年03期
7 范宏麗,徐旭常,王世昌;煤粉的煤巖和燃燒特性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1999年04期
8 李學恒,蔣安眾,姜秀民,白衛(wèi)東;木質能的燃燒特性[J];鍋爐技術;1999年04期
9 秦成,田文棟,肖云漢;垃圾衍生燃料熱重法的燃燒特性[J];燃燒科學與技術;2004年03期
10 王寧;王爽;于立軍;姜秀民;;海藻的燃燒特性分析[J];鍋爐技術;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東曉;;利用壓力能平衡天然氣燃燒特性的節(jié)能技術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8年
2 鮑文;胡吉超;常軍濤;;水等離子點火穩(wěn)燃支板在超聲速條件下的燃燒特性[A];第四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3 歐陽德剛;羅安智;朱善合;鄒明金;王海清;;混煤燃燒特性的研究[A];2008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秦志春;陳西武;周彬;徐漢中;田桂蓉;杜其學;徐振相;;小型點火器燃燒特性的光電子診斷[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錢秋蘭;;用DSC試驗評價煤的燃燒特性[A];華北地區(qū)硅酸鹽學會第八屆學術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龍世剛;孟慶民;徐春;曹紹輝;;廢塑料燃燒特性的實驗室研究[A];199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1999年
7 史少輝;朱寶忠;沈杰;李浩;孫運蘭;;微米鋁粉在CO_2氣氛中的燃燒特性及動力學[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孫輝;張建良;王廣偉;劉征建;邵久剛;;基于非等溫熱重法的煤焦燃燒特性及反應動力學研究[A];第十七屆(2013年)全國冶金反應工程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3年
9 馬保國;王耀城;穆松;袁龍;;稻殼燃燒特性對多孔材料燒成工藝的影響[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龍世剛;孟慶民;汪志全;;富氧對廢塑料燃燒特性的影響[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定邋俞葉丹;輸美服裝應加強面料阻燃性能檢測[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晗;ABE/柴油混合液的噴霧特性和燃燒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張靜;檸條固體燃料成型機理與物性及燃燒特性研究[D];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馬玉坡;低溫環(huán)境下柴油噴霧與燃燒特性試驗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姜莉;丁醇燃燒機理及時發(fā)動機使用性能影響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6年
5 譚福太;秸稈建材燃燒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6 袁海榮;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助燃劑研制及燃燒特性試驗與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7 趙威風;狹長空間油池火燃燒特性的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8 韓咚林;綠色新能源鋁/水基燃料燃燒特性研究和綠色生物質材料的制備[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9 鄧俊;可控熱氛圍下柴油噴霧自燃及燃燒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楊廣峰;柴油在含醇氛圍內(nèi)燃燒特性及作用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昱萌;船舶固體廢棄物燃燒特性與無害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許崇濤;生活垃圾層燃特性實驗研究及低NO_x燃燒技術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齊建薈;磷酸二氫銨對生物質固鉀、灰熔融及燃燒特性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劉淑金;幾種常見地板燃燒特性實驗與熱解可燃氣體成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邱佐禎;液體燃料在毛細管出口處燃燒特性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杜詩萌;基于光譜分析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技術的火焰燃燒特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7 熊紹武;生物質制燃料炭燃燒特性實驗研究[D];上海理工大學;2014年
8 袁俊勇;基于內(nèi)部EGR的HCNG發(fā)動機燃燒特性仿真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9 胡桂秋;垃圾、秸軒和煤混燃的燃燒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10 蔣志鵬;柴油機變組分進氣的燃燒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75978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7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