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又光教育哲學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0-10-12 00:55
涂又光(1927-2012),字君實,河南光山人,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他根植于中國文化形成了頗具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同時又深具個人風格的、獨特的教育哲學思想。本研究試圖對涂又光的教育哲學思想進行探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涂又光先生的生平,通過梳理涂先生的教育與學術人生,追溯其教育哲學思想形成的淵源。文章認為,他幼時打下的國學功底、清華園習得的哲學知識與治學方法、社會閱歷的深刻體悟和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等,都成為影響他教育哲學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接下來,文章探討了涂又光先生的哲學思想,指出涂先生長期從事哲學研究,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如:特殊高于普遍的本體論思想、實踐高于認識的認識論思想以及“只能看實際、看行動,不能看理論、看口頭”的方法論思想等,這些都影響著他的教育哲學思想,成為其教育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文章比較詳細地討論了涂先生的教育哲學思想,包括:性靈說;三li說;教育自身;“知的載體”與“知的自身”;從“有知”走向“無知”;反芻律與經驗律;“泡菜說”;終身教育思想等;并試圖提煉出涂先生教育哲學思想的基本特征:豐富的哲理性、濃郁的人文性、深厚的民族性與愛國情懷、貫通的歷史與現(xiàn)實統(tǒng)一性等。進而,探析涂先生教育哲學思想的文化意蘊,認為他將教育定位于文化領域,他的教育哲學思想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兼采他山之石,涉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改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國際化等方面,而且他自己是以身載道,知行合一,在實踐中踐行他的教育哲學思想。最后,探討涂又光先生教育哲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認為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學思想對于維護和發(fā)揚中國文化的尊嚴、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國教育學以及喚醒和提升精神文化生命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的教育哲學思想還有著“經世致用”的目的,對于當下如何傳承民族文化、如何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價值以及如何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傊,深入探究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學思想,不僅有助于拓展教育歷史人物研究,豐富中國教育哲學理論的內容,而且對于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和傳承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學位單位】:深圳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G40-02
【部分圖文】:
?v?13<20.00K)??圖3關子涂又光研宄的學科分布圖3??就研究內容而言,從學科分布圖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教育思想主題研??1?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2雷洪德.涂又光先生的大學之道[J].高等教育研宄,2010,(9).??3?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6??
圖2關于涂又光研究的總體趨勢分析圖1??從學科分布來看,根據(jù)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上搜集的文獻進行分析,其中人物傳記類達??22篇,從高等教育學科角度研宄的有13篇,其次是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學科角度的研??究和哲學角度的研究?傮w而言,對涂先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兩次研討會對先生治??學、從教、生活點點滴滴的國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是影響學生一生的。雷洪德??教授曾說過,“先生的大孝之道以1993年為‘分水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之前是以??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37386
【學位單位】:深圳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G40-02
【部分圖文】:
?v?13<20.00K)??圖3關子涂又光研宄的學科分布圖3??就研究內容而言,從學科分布圖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教育思想主題研??1?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2雷洪德.涂又光先生的大學之道[J].高等教育研宄,2010,(9).??3?http://kns.?cnki.?net/kns/Visualization/VisualCenter,?aspx??6??
圖2關于涂又光研究的總體趨勢分析圖1??從學科分布來看,根據(jù)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上搜集的文獻進行分析,其中人物傳記類達??22篇,從高等教育學科角度研宄的有13篇,其次是教育理論與教育管理學科角度的研??究和哲學角度的研究?傮w而言,對涂先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兩次研討會對先生治??學、從教、生活點點滴滴的國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是影響學生一生的。雷洪德??教授曾說過,“先生的大孝之道以1993年為‘分水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之前是以??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新卓;;知識與生存——教育認識論新論[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2 羅海鷗;;真正的師者——涂又光先生的為師之道[J];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3 謝志浩;;涂又光:守先待后[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4 董云川;張琪仁;;明德、新民與至善——涂又光先生“中國高等教育總規(guī)律”的釋解[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5 劉克明;;江海勞人入舊都——涂又光的詩詞成就及其詩教思想[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6 雷洪德;;涂又光先生的幸運與遺憾[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5年02期
7 左兵;雷洪德;;緬懷大師風范 弘揚學術精神 追尋教育真諦——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綜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8 賀祖斌;謝明明;;涂又光“人文·科學”思想與當代大學特色發(fā)展[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9 李小平;;涂又光先生“照著講”與“接著講”的學術智慧[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10 張應強;;以學術研究的方式紀念大師——在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講話[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魏兆鋒;“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國人”[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彭桂芳;錢基博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丹;克拉克·克爾的高等教育實踐與思想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3738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3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