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社會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1-18 13:39
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看,社會要良性運行、人們愿意遵從社會規(guī)范,僅靠自然秩序遠遠不夠,社會控制是必要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控制方式因人、因事、因情境而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顯性控制和隱性控制。目前,從總體上來說,課堂教學過程中中、小學教師普遍采取的是單一的、顯性的、專制的控制方式。這與我國對社會成員的控制方式一致。事實上,課堂教學過程中,隱性控制和顯性控制是同時存在的,隱性控制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文中對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方式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是指教育者在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通過間接的、暗含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施加影響的過程。隱性控制具有間接性、弱強度、情境性、多樣性和轉化性的特點。它是建立在暗示教學和無意識學習的心理機制之上的。 課堂教學是由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組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權力因素是始終貫穿于其中的。因此,筆者主要從課堂教學過程、課堂物理環(huán)境、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和課堂權力結構四個方面分析了隱性控制的具體體現(xiàn)。而且,筆...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隱性控制的研究現(xiàn)狀
(一)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獻法
(二) 觀察法
四、研究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實踐意義
第二章 隱性控制的內(nèi)涵界說
一、概念界定
(一) 語義分析
(二) 內(nèi)涵界定
二、隱性控制的特點
(一) 間接性
(二) 弱強度
(三) 情境性
(四) 多樣性
(五) 轉換性
三、隱性控制的心理機制
第三章 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課堂教學過程的隱性控制
二、課堂教學物理環(huán)境中的隱性控制
三、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中的隱性控制
四、課堂教學權力結構中的隱性控制
第四章 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分析
(一) 學習主體的不確定性
(二) 學習方式的不確定性
二、教師教育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解釋
(一) 教師權威的淡化
(二) 教師隱性知識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8685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隱性控制的研究現(xiàn)狀
(一)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獻法
(二) 觀察法
四、研究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實踐意義
第二章 隱性控制的內(nèi)涵界說
一、概念界定
(一) 語義分析
(二) 內(nèi)涵界定
二、隱性控制的特點
(一) 間接性
(二) 弱強度
(三) 情境性
(四) 多樣性
(五) 轉換性
三、隱性控制的心理機制
第三章 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具體表現(xiàn)
一、課堂教學過程的隱性控制
二、課堂教學物理環(huán)境中的隱性控制
三、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中的隱性控制
四、課堂教學權力結構中的隱性控制
第四章 課堂教學中隱性控制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分析
(一) 學習主體的不確定性
(二) 學習方式的不確定性
二、教師教育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解釋
(一) 教師權威的淡化
(二) 教師隱性知識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868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0286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