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西藏班(校)“藏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02 10:34
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發(fā)與實施適合學生需要和發(fā)展的、達成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采用多樣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是當前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以藏族文化為研究對象,將其納入課程的視野,通過對文化自身價值和課程教育功能的考察與分析,在確定課程性質、理念和目標的基礎上,對“藏族文化”課程的內容加以選擇,設計教材的編寫思路,進行“藏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嘗試,并通過對課程實施的構想和設計,試圖構建一種較為合理的語文校本課程模式,期望付諸實施,以全面提高內地西藏班(校)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G75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藏族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價值
第一節(jié) 校本課程的內涵與其開發(fā)價值認識
一、校本課程及語文校本課程的內涵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價值認識
第二節(jié) “藏族文化”概念闡釋
一、藏族及藏族文化
二、語文課程視野下的藏族文化
第三節(jié) “藏族文化”課程開發(fā)價值評估
一、內地西藏班(校)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狀況及其意愿
二、藏族文化的價值分析
三、“藏族文化”語文校本課程的教育功能闡釋
第二章 “藏族文化”課程內容的開發(fā)及教材編寫
第一節(jié) 課程的性質定位與基本理念
一、性質定位
二、基本理念
第二節(jié) 課程目標
一、知識性目標
二、情感性目標
三、發(fā)展性目標
第三節(jié) 課程內容選擇
一、文化淵源
二、佛教信仰
三、語言文學
四、傳統科技
五、歷代名人
六、民族藝術
七、民風民俗
八、生態(tài)環(huán)境
九、文化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教材的編寫
一、以專題為基本結構單位的總體設計及專題內部結構
二、教材的編寫框架
第三章 “藏族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
第一節(jié) 課程實施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二、自主性原則
三、創(chuàng)新性原則
四、實踐性原則
第二節(jié) 課程實施方法
一、問題探究法
二、實踐體驗法
三、小組合作法
四、角色變換法
五、多媒體輔助法
第三節(jié) 課程實施方案
一、《文化淵源回眸》專題教學
二、《佛光普照掠影》專題教學
三、《語言文學巡禮》專題教學
四、《傳統科技舉要》專題教學
五、《歷代名人擷英》專題教學
六、《民族藝術拾萃》專題教學
七、《民俗人情采風》專題教學
八、《生態(tài)環(huán)境攬勝》專題教學
九、《文化發(fā)展瞻望》專題教學
第四節(jié) 課程評價
一、學生學習評價
二、教師教學評價
結語
一、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的啟示
二、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過程中的收獲
三、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過程中的困難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2832299
【學位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G752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藏族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價值
第一節(jié) 校本課程的內涵與其開發(fā)價值認識
一、校本課程及語文校本課程的內涵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價值認識
第二節(jié) “藏族文化”概念闡釋
一、藏族及藏族文化
二、語文課程視野下的藏族文化
第三節(jié) “藏族文化”課程開發(fā)價值評估
一、內地西藏班(校)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狀況及其意愿
二、藏族文化的價值分析
三、“藏族文化”語文校本課程的教育功能闡釋
第二章 “藏族文化”課程內容的開發(fā)及教材編寫
第一節(jié) 課程的性質定位與基本理念
一、性質定位
二、基本理念
第二節(jié) 課程目標
一、知識性目標
二、情感性目標
三、發(fā)展性目標
第三節(jié) 課程內容選擇
一、文化淵源
二、佛教信仰
三、語言文學
四、傳統科技
五、歷代名人
六、民族藝術
七、民風民俗
八、生態(tài)環(huán)境
九、文化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教材的編寫
一、以專題為基本結構單位的總體設計及專題內部結構
二、教材的編寫框架
第三章 “藏族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
第一節(jié) 課程實施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二、自主性原則
三、創(chuàng)新性原則
四、實踐性原則
第二節(jié) 課程實施方法
一、問題探究法
二、實踐體驗法
三、小組合作法
四、角色變換法
五、多媒體輔助法
第三節(jié) 課程實施方案
一、《文化淵源回眸》專題教學
二、《佛光普照掠影》專題教學
三、《語言文學巡禮》專題教學
四、《傳統科技舉要》專題教學
五、《歷代名人擷英》專題教學
六、《民族藝術拾萃》專題教學
七、《民俗人情采風》專題教學
八、《生態(tài)環(huán)境攬勝》專題教學
九、《文化發(fā)展瞻望》專題教學
第四節(jié) 課程評價
一、學生學習評價
二、教師教學評價
結語
一、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的啟示
二、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過程中的收獲
三、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過程中的困難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參考文獻
后記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計清瑩;“本土文化”類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潘一林;教育政策影響分析方法探索[D];清華大學;2010年
3 孫德智;內地西藏班學生文化認同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郭文麗;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西藏班中專畢業(yè)生追蹤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田羽;語文校本課程《常州文學》開發(fā)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6 修勝濤;內地西藏班(校)良好課堂氣氛營造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3229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tsjy/283229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