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生的另一條路徑
青少年的德育,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德育常常孤立于學生生活之外。在德育的實施中,我們只重視德育知識的傳授,卻忽略在學生生活的真實背景下進行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使得道德認知的教育與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處于分離狀態(tài)。結果學生接受的是德育課程知識的因素(目的是為了對付考試),而真實的、豐富的學生生活的真諦被遮蔽了。這是德育實效性問題的主要成因。
今天的德育必須開放才能吸納時代精神,才能應對當今教育對象道德生命成長中的種種矛盾和沖突。因此,必須置德育于學生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生動和豐富的真實環(huán)境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從中學習與鍛煉思想批評力、道德選擇力和創(chuàng)新的心理取向和能力,也即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付諸實施。陶先生說,“我們主張:‘社會即學!且驗樵凇畬W校即社會’的主張下……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
一、德育必須從傳統(tǒng)經(jīng)驗走向現(xiàn)代德育理論指引
對學生的教育,一開始我按照傳統(tǒng)經(jīng)驗親自掛帥上陣正面教育,發(fā)現(xiàn)收效甚微,傳統(tǒng)中盛行的家校合力,試了一試,效果似也不持久,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顯然不是最好的辦法。怎么辦?唯有在理論的指引下,才能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良策。
陶行知先生實行的“小先生制”(即知即傳,互教互學)啟發(fā)了我:不僅在教學中,即使在教育中我們也能依據(j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與方法,還注意開展多種教育形式,以培養(yǎng)學生更理想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而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我們知道,傳統(tǒng)教育是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講臺為教師所獨有,把學生當做被動的“容器”,教師與學生處在相互對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體關系上。陶行知對此做了尖銳的批評,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提出了“教學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張認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應教己,而學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也能教人、覺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因此,對教師來說,“既當先生,也當學生”,對學生來說,“既當學生,也當先生”。這就是后來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傳,自覺覺人”的教育理論,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這一教育思想的啟發(fā),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試用“小先生”的方法,讓學生當“小先生”,實施同伴教育,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陶行知說:“得到真理的人便負有傳播真理的義務!币凹粗磦,自覺覺人”,不僅自己知道了,還要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覺悟了,還要去覺悟他人。因此,把教育的舞臺讓給學生,不僅僅是讓學生參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先進思想”傳遞給同伴,自身也得到了發(fā)展、提高。
二、在富有親和力的同伴生活教育中仍然不能忽視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表面看把教育任務交給了學生干部,實際上我并沒有從教育活動中退出,相反,起的隱性作用更大。因為我要決策,要通過紀監(jiān)會的反饋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并把這一策略告知學生干部。同時將一顆真心還要投遞給受教育客體看(通過寫信),信中又引了同學對客體的評價,從而喚醒了客體的主體意識。優(yōu)點是突出的,改掉缺點就將收獲優(yōu)點的盛宴。這個決心必須給學生,否則,教育就少了支點,教育就成了簡單說教甚至“批斗”。在打造德育的支點時,教師的智慧是不可少的。
三、必須重點做好處于同伴教育“核心”地位的班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使他們在班集體群體中“保持先進性”
實踐證明,這是班級實施同伴自治教育成功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專門制作了課件,對班級學生干部進行培訓,在指導思想上,我是這樣對學生說的:
“學生干部,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明確分工,但分工不分家;二是顧全大局,通力合作,體現(xiàn)集體主義;三要敢挑重擔,敢擔責任,雷厲風行;四是不扯皮,不推諉,要有高度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從根本上講,學生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好不好,管理水平高不高,主人翁意識強不強,決定著班級發(fā)展的速度和高度,也決定著班級管理的好壞,學習成績的高低。班級干部一定要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一定要突出‘四個字’,一是‘實’:學習工作講實際,求真務實,力戒空談,善于抓重點、抓突破、抓落實,一抓到底,善始善終。二是‘合’:學生干部要講團結,講大團結,不搞小團體;處理問題、矛盾時要講原則,總目標要同向,從集體利益的高度來處理。三是‘學’:加強學習,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各科學習成績及學習效率。四是‘正’:一身正氣,堂堂正正,講正氣,講原則,講同學之情,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陶行知先生同時積極倡導“同伴自治教育”,有三部分:(1)智育注重自學;(2)體育注重自強;(3)德育注重自治。學生在生活教育中獲得人格成長。
四、圍繞基礎教育價值注重“未來性”“生命性”和社會性的重新定位
針對青少年貧瘠的同伴交往實踐、低下的解決人際沖突的能力,教育必須比以往更加關注學生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生成與發(fā)展,實行“面”上的“綜合性”的生活交往教育已成為時代的必然呼喚。
怎樣來引領學生們的生活,我覺得陶行知先生主張的“活的教育”對我們教師的啟發(fā)很大:
“我現(xiàn)在再講活的教育要些什么材料。這些材料也可以分做三段說:
。1)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
(2)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我們還可以拿活的環(huán)境去教他……文化進步,是沒有止境的;世界環(huán)境和物質的變化,筆耕文化傳播,也是沒有一定的。活的教育,就是要與時俱進。我們講活的教育,就要隨時隨地拿超級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養(yǎng)成活的人才。
。3)要拿活的書籍去教小孩子!畹慕逃没畹臅ソ獭
中國
。非迨泻鐦蛭男侵袑W)
本文編號:249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