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fā)展理論的演進及其教育啟示
[Abstract]:Since the 1930 s,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f moral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Piaget, Colberg and post-Colberg. At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moral psychology has its uniqu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logic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f mor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上海師范大學青年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13JZD046)子課題成果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莉;推己及人與角色扮演——道德意識的個體發(fā)生機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陳華;;高校德育中的討論法教學探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錢偉量;皮亞杰“兒童自我中心主義”概念評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廖小平;張長明;;論涂爾干道德教育論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趙玉紅;瞿鴻雁;;感恩與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郭芙蓉;;論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享受價值[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張日f,李琳琳;《教師權(quán)威認知問卷》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4期
8 黃薔薇;;試論兒童說謊研究的進展與啟迪[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9 江梅玲;試論幼兒創(chuàng)新教育[J];池州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10 汪娟;;兒童早期說謊行為研究進展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當代學前教育;2010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士輝;;食品行業(yè)道德的功能及其與食品安全法的關(guān)系[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吉賀;論“負面”教育的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柳;沙崗村兒童撫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何繼齡;傳統(tǒng)人生禮儀儀式與古代個體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郭愛妹;西方女性主義心理學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彭柏林;道德需要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石先鈺;法官道德建設(sh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云;構(gòu)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細節(jié)描寫藝術(sh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孫政庭;高中學校開展自主性學生活動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黃玨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寬容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寧;兒童的確立[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賽麗莎;兒童說謊與問題行為、同伴關(guān)系、學習成績之間的關(guān)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陳德艷;國學啟蒙教育對幼兒道德品質(zhì)發(fā)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魏洪鑫;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幼兒違反規(guī)則的體驗與反思[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高艷艷;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代際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小翠;幼兒園班級規(guī)則教育[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國棟;大學生網(wǎng)絡(luò)道德責任的缺失與建構(gòu)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曉東;兒童道德發(fā)展需要智慧條件和社會性刺激條件[J];教育科學;1998年02期
2 羅納德·沙克特;胡星宏;;公正和性別——關(guān)于道德發(fā)展的兩種觀點[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8年02期
3 黃科文;;影響道德發(fā)展的三項制度及改革[J];中國德育;2013年24期
4 王向華;一種新的道德發(fā)展觀及其教育意義──克里夫·貝克價值模式評介[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5 劉娟;;兒童心理理論與道德發(fā)展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年08期
6 侯俊;邱觀建;陳鵬;;柯爾伯格道德發(fā)展理論的哲學困境及反思[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蔣一之;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理論及其教育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張茂聰;;網(wǎng)絡(luò)文化對我國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的影響[J];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9 馮玉華,豐雷;信息時代青少年道德發(fā)展之理論探討[J];山東電大學報;2002年01期
10 張寧娟;;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理論及其對預防留守兒童道德成長問題的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長春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 王昊;高品格文化下重構(gòu)與學生心靈共成長的德育生態(tài)體系[N];吉林日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戴霞寧;青少年道德發(fā)展環(huán)境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2 張繼鑫;西雙版納傣族青少年兒童社會道德發(fā)展反映及其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1180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ilunlunwen/251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