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比較研究
【摘要】:企業(yè)債務融資主要是通過三種渠道:商業(yè)信用、銀行貸款、公司(企業(yè))債券。公司(企業(yè))債券是從2007年開始迅速發(fā)展,逐漸成為重要的債務融資方式,,銀行貸款是我國上市公司主要的債務融資來源。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有不同的契約機制,債券是基于市場的契約,而銀行貸款是基于金融中介的契約,這就決定了債券是“硬約束”,而銀行貸款是“軟約束”。由此,它們發(fā)揮的債務治理功效是不同的,主要表現(xiàn)在現(xiàn)金流約束和破產威脅兩面。因為治理功效的強弱程度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經濟后果。 研究發(fā)現(xiàn),企業(yè)通過債券融資后,企業(yè)的投資效率顯著提高;但是選擇銀行貸款融資的企業(yè),取得融資額后,企業(yè)的投資效率并沒有提高;相比于銀行貸款融資對企業(yè)投資效率的影響,債券融資的效應更為顯著。那些成長性好、公司聲譽高、經營風險小、信息不對稱程度較小、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傾向于債券融資,而那些資產負債率高、成長性低、公司信譽低、經營風險大、信息不對稱程度較大的企業(yè)傾向于銀行貸款融資。但是凈資產收益率卻沒有與兩類債務融資顯著性相關關系,這可能是由于經營效益好的企業(yè)可以選擇的融資方式較多,除了通過內源融資,也可能選擇股票融資。 整體來看,債券融資起到了更好的過濾作用,讓有好項目的好企業(yè)以較低的融資成本獲得融資,抑制企業(yè)的過度投資行為,提高企業(yè)投資效率,F(xiàn)階段在發(fā)展企業(yè)債券市場時,要對債券發(fā)行主體進行嚴格的限定,保持“高門檻”;同時,必須完善債券評級、破產制度,才能確保債券融資發(fā)揮更好的治理效應。
【關鍵詞】:債券融資 銀行貸款融資 投資效率 融資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5;F832.51;F832.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錄8-11
- 第1章 緒論11-19
- 1.1 研究動因11-13
- 1.2 研究意義13-14
- 1.2.1 理論意義13
- 1.2.2 現(xiàn)實意義13-14
- 1.3 研究內容與基本框架14-18
- 1.3.1 研究內容14-16
- 1.3.2 技術路線圖16-17
- 1.3.3 基本框架17-18
- 1.4 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18-19
- 1.4.1 研究的方法18
- 1.4.2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18-19
- 第2章 文獻回顧19-36
- 2.1 概念界定19-25
- 2.1.1 投資效率含義19-20
- 2.1.2 投資效率衡量指標20-22
- 2.1.3 公司債券與企業(yè)債券22-25
- 2.2 債務融資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研究綜述25-29
- 2.2.1 債務整體水平角度的研究25-26
- 2.2.2 銀行貸款融資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研究26-27
- 2.2.3 債務融資來源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比較研究27-29
- 2.3 兩類債務融資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29-35
- 2.3.1 基礎利率成本29-32
- 2.3.2 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成本32-33
- 2.3.3 債務再談判33-35
- 2.4 本章小結35-36
- 第3章 理論分析36-46
- 3.1 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比較研究的理論基礎36-38
- 3.1.1 現(xiàn)金流約束與債務治理36
- 3.1.2 破產威脅與債務治理36-37
- 3.1.3 “軟硬”約束37-38
- 3.2 投資決策影響融資方式的理論分析38-40
- 3.2.1 基于MM理論38
- 3.2.2 基于契約理論38-40
- 3.3 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選擇的理論分析40-46
- 3.3.1 信息生產與兩類債務融資方式選擇40-42
- 3.3.2 監(jiān)督機制與兩類債務融資方式選擇42-43
- 3.3.3 債務再談判與兩類債務融資方式選擇43-44
- 3.3.4 提出假設44-46
- 第4章 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對企業(yè)投資效率影響的比較研究46-65
- 4.1 數(shù)據(jù)選取及樣本設計46-47
- 4.2 模型設計與變量定義47-49
- 4.2.1 模型設計47-48
- 4.2.2 變量定義48-49
- 4.3 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49-56
- 4.3.1 樣本數(shù)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49-51
- 4.3.2 債務來源結構的描述性統(tǒng)計51-53
- 4.3.3 樣本所有變量的統(tǒng)計性描述53-56
- 4.4 相關性分析56-57
- 4.5 回歸檢驗及分析57-60
- 4.6 穩(wěn)健性檢驗60-65
- 4.6.1 穩(wěn)健性檢驗的相關性分析61
- 4.6.2 穩(wěn)健性檢驗的回歸檢驗及分析61-65
- 第5章 債券與銀行貸款兩類融資方式選擇的實證研究65-73
- 5.1 模型設計與變量選擇65-68
- 5.2 Logistic回歸模型的描述性統(tǒng)計68-70
- 5.3 回歸檢驗及分析70-73
- 第6章 研究結論和建議73-78
- 6.1 研究結論73-74
- 6.2 政策建議74-77
- 6.2.1 強化銀行的監(jiān)督功能74
- 6.2.2 發(fā)展債券市場74-75
- 6.2.3 完善債券的信用評級75-76
- 6.2.4 完善破產償債機制76-77
- 6.3 研究局限性77-78
- 參考文獻78-8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3-84
- 致謝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松;楊勇;孫錚;;金融發(fā)展、債務治理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財經研究;2009年06期
2 李維安;姜濤;;公司治理與企業(yè)過度投資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財貿經濟;2007年12期
3 李湛;曹萍;;銀行主導融資下企業(yè)債券市場的發(fā)展:替代還是互補——從契約期限看銀行貸款和企業(yè)債券的選擇[J];當代財經;2009年06期
4 劉星;彭程;;負債融資與企業(yè)投資決策:破產風險視角的互動關系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5 伍利娜;陸正飛;;企業(yè)投資行為與融資結構的關系——基于一項實驗研究的發(fā)現(xiàn)[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6 談多嬌;;企業(yè)債務融資方式選擇[J];管理現(xiàn)代化;2008年01期
7 宋淑琴;;信息披露質量與債務治理效應——基于銀行貸款與債券的對比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3年03期
8 宋淑琴;;信貸契約要素治理效應研究——來自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朱磊;潘愛玲;;負債對企業(yè)非效率投資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面板數(shù)據(jù)[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10 童盼,陸正飛;負債融資、負債來源與企業(yè)投資行為——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本文編號:61435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guanlilunwen/zhqtouz/61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