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5-01 10:46
稅收風險管理是近年來各地都在研究探討的新的稅收管理模式,是推進稅收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納稅遵從的根本途徑。在我國,從2009年的全國征管和科技工作會議提出樹立風險管理理念,到2010年的稅源專業(yè)化管理試點工作指導意見要求以加強稅收風險管理為導向,再到2011年的“十二五”時期稅收征管工作規(guī)劃將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運用到稅收征管的過程中。稅收風險管理在理論與實踐上都經(jīng)歷了一個較快的發(fā)展時期,但與此同時,稅務機關在實際的工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稅收風險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理念意識不足、缺乏高質量涉稅信息、風險分析識別能力不足、風險應對不夠完善、風險評價體系建構不成熟等。本文從風險管理理論入手,密切結合呂梁地稅稅收風險管理的實際運行情況,從流程角度展開分析,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五證合一、國地稅合作等工作進展,對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進行梳理,提出了進一步改善呂梁地稅稅收風險管理方面的對策建議。通過各章分析后,獲得以下主要觀點:一是稅收風險管理需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必須按“風險管理為導向”,從上到下建立一套新的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為風險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二是...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研究現(xiàn)狀
1.2.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評述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重點、難點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2 稅收風險管理相關理論分析
2.1 風險的概述
2.1.1 風險的概念
2.1.2 風險的構成要素
2.1.3 風險的特征
2.2 風險管理
2.2.1 風險管理的概念
2.2.2 風險管理的方法
2.3 稅收風險管理
2.3.1 稅收風險的概念及內容
2.3.2 稅收風險管理的內涵
2.3.3 稅收風險管理的意義
2.3.4 稅收風險管理的內容和流程
3 國內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1.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
3.1.2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啟示
3.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2.1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
3.2.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啟示
4 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現(xiàn)狀
4.1 稅收征管基本狀況
4.2 稅收風險管理的提出
4.3 稅收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
4.4 稅收風險管理的流程
4.4.1 制定目標規(guī)劃
4.4.2 涉稅信息的采集
4.4.3 稅收風險識別
4.4.4 稅收風險排序及推送
4.4.5 稅收風險應對
4.4.6 稅收風險評價反饋
5 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稅收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5.1.1 內部未能形成長效聯(lián)動機制
5.1.2 未能理順風險管理與傳統(tǒng)管理的關系
5.2 稅收風險管理意識不足
5.2.1 稅收風險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
5.2.2 對稅收風險管理的認知誤區(qū)
5.3 涉稅信息質量不高
5.3.1 內部涉稅信息質量不高
5.3.2 外部涉稅信息采集難度大
5.4 風險分析識別體系不健全
5.4.1 風險識別分析團隊人力資源不足
5.4.2 風險識別分析指標的科學性不高
5.5 風險應對措施不夠完善
5.5.1 風險任務分配不均
5.5.2 風險應對理念陳舊
5.5.3 風險應對管理方式滯后
5.6 風險評價體系不完善
5.6.1 風險評價反饋數(shù)據(jù)不全面
5.6.2 風險跟蹤考核方法不科學
5.6.3 風險評價模型不成熟
6 完善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6.1 健全稅收風險管理機制
6.1.1 加快稅收風險管理相關法律立法進程
6.1.2 構建完整的組織領導機構
6.1.3 理順風險管理和傳統(tǒng)管理的關系
6.2 提升稅收風險管理理念意識
6.2.1 樹立全面稅收風險管理理念
6.2.2 加強稅法宣傳力度
6.2.3 提升納稅服務品質
6.3 建立稅收風險管理專業(yè)化人才隊伍
6.3.1 建立稅收風險管理人才庫
6.3.2 不斷提升稅務人員綜合業(yè)務能力
6.3.3 完善稅收風險管理激勵機制
6.4 強化稅收風險涉稅信息管理
6.4.1 拓展風險信息采集渠道
6.4.2 突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6.4.3 優(yōu)化風險管理軟件和數(shù)據(jù)環(huán)境
6.4.4 持續(xù)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6.5 完善稅收風險評價機制
6.5.1 完善風險評估模型
6.5.2 健全風險管理考評機制
6.5.3 應用系統(tǒng)開展風險應對
6.6 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tǒng)
6.6.1 構建風險防范格局
6.6.2 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6.6.3 加強內控體系建設
7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42147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研究現(xiàn)狀
1.2.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評述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重點、難點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2 稅收風險管理相關理論分析
2.1 風險的概述
2.1.1 風險的概念
2.1.2 風險的構成要素
2.1.3 風險的特征
2.2 風險管理
2.2.1 風險管理的概念
2.2.2 風險管理的方法
2.3 稅收風險管理
2.3.1 稅收風險的概念及內容
2.3.2 稅收風險管理的內涵
2.3.3 稅收風險管理的意義
2.3.4 稅收風險管理的內容和流程
3 國內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1.1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
3.1.2 國外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啟示
3.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及啟示
3.2.1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經(jīng)驗
3.2.2 國內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啟示
4 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現(xiàn)狀
4.1 稅收征管基本狀況
4.2 稅收風險管理的提出
4.3 稅收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
4.4 稅收風險管理的流程
4.4.1 制定目標規(guī)劃
4.4.2 涉稅信息的采集
4.4.3 稅收風險識別
4.4.4 稅收風險排序及推送
4.4.5 稅收風險應對
4.4.6 稅收風險評價反饋
5 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稅收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5.1.1 內部未能形成長效聯(lián)動機制
5.1.2 未能理順風險管理與傳統(tǒng)管理的關系
5.2 稅收風險管理意識不足
5.2.1 稅收風險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
5.2.2 對稅收風險管理的認知誤區(qū)
5.3 涉稅信息質量不高
5.3.1 內部涉稅信息質量不高
5.3.2 外部涉稅信息采集難度大
5.4 風險分析識別體系不健全
5.4.1 風險識別分析團隊人力資源不足
5.4.2 風險識別分析指標的科學性不高
5.5 風險應對措施不夠完善
5.5.1 風險任務分配不均
5.5.2 風險應對理念陳舊
5.5.3 風險應對管理方式滯后
5.6 風險評價體系不完善
5.6.1 風險評價反饋數(shù)據(jù)不全面
5.6.2 風險跟蹤考核方法不科學
5.6.3 風險評價模型不成熟
6 完善呂梁市地稅局稅收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6.1 健全稅收風險管理機制
6.1.1 加快稅收風險管理相關法律立法進程
6.1.2 構建完整的組織領導機構
6.1.3 理順風險管理和傳統(tǒng)管理的關系
6.2 提升稅收風險管理理念意識
6.2.1 樹立全面稅收風險管理理念
6.2.2 加強稅法宣傳力度
6.2.3 提升納稅服務品質
6.3 建立稅收風險管理專業(yè)化人才隊伍
6.3.1 建立稅收風險管理人才庫
6.3.2 不斷提升稅務人員綜合業(yè)務能力
6.3.3 完善稅收風險管理激勵機制
6.4 強化稅收風險涉稅信息管理
6.4.1 拓展風險信息采集渠道
6.4.2 突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6.4.3 優(yōu)化風險管理軟件和數(shù)據(jù)環(huán)境
6.4.4 持續(xù)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6.5 完善稅收風險評價機制
6.5.1 完善風險評估模型
6.5.2 健全風險管理考評機制
6.5.3 應用系統(tǒng)開展風險應對
6.6 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tǒng)
6.6.1 構建風險防范格局
6.6.2 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6.6.3 加強內控體系建設
7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4042147
本文鏈接:http://lk138.cn/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40421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