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探析
本文選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 + 審計質量 ; 參考:《江西財經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證券市場實現了跨時代飛躍,然而在這種快速發(fā)展下隱匿著財務舞弊毒瘤!岸舅亍甭又辽鲜泄緯嬓畔⑴,直至銀廣夏、銀河科技案件逐漸被揭露,注冊會計師行業(yè)迎來了史上波及面最廣地“信任危機”。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發(fā)展平臺,記錄了其成長歷程也演繹著“雙重角色”,一類角色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經濟人,另一類角色是公眾利益守護者。潛在利益沖突促使會計師事務所極力需要尋求平衡點,即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堅持“三公”原則基礎上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正所謂對癥下藥,寡頭壟斷型審計市場結構能很好地解決事務所“雙重角色”搖擺,對于這場“信譽危機”地完美解除也是恰到好處。而我國獨立審計起步晚,國際“四大”提前搶占國內優(yōu)質資源,加上國內事務所規(guī)模小實力不均衡,難以抵抗國際對中國審計市場的沖擊,合并是快速縮小差距的重要途徑。1998年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yè)來說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從這里啟程邁向了更高、更好、更快。2000年若干合并政策意見出臺,這股合并浪潮迅速席卷全國,“準入門檻”遍地開花。2006年“做大做強”戰(zhàn)略提出,為內憂外患夾縫中生存的國內所指明了前進方向。但是,合并并非簡單相加,更不僅僅停留著形式層面上,簡單粗暴方式最終只會引發(fā)更加嚴重問題。因此,事務所如何走好合并之路,是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探尋和研究的熱點問題。借鑒國外對事務所合并研究成果,國內學者在事務所治理方面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但大部分從審計質量和審計收費角度出發(fā),進行實證性分析。而結合理論基礎,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初期的調查分析以及合并后的整合相關研究較少。本文結合理論基礎,依據“背景——問題——原因——建議”的思路,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行為進行研究。首先,從該合并的背景出發(fā),闡述事務所合并動因和歷程;其次,基于本土事務所合并現狀結合案例,發(fā)現問題,找出根源所在;最后,借鑒國外事務所經驗,并針對發(fā)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本文共有六部分,除引言和結語外,第二和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和重點。第二部分是理論概述。主要闡述了合并的基本定義、方式、動因及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三次浪潮演化過程。第三部分是問題及原因分析;趯鴥戎卮蠛喜v史背景回顧,分析現狀發(fā)現問題,從而找到其原因。第四部分是經驗借鑒。分別從合并效果、啟示兩個方面對國外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歷程展開論述。第五部分為建議對策。從做好合并前準備工作、客戶資源整合、人力資源整合及合并文化培育四個方面提出具有建設性解決方案推動合并順利進行,為我國會計師事務躋身世界一流貢獻力量。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has achieved a cross-epoch leap, but in this rapid development hidden financial fraud cancer. "toxin" spread to the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until silver Guangxia, Galax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es were gradually exposed, the CPA industry usher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st widespread "trust crisis." As a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PA industry, accounting firms record their growth process and deduce "double roles", one is to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the other is the guardia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urge accounting firms to seek a balance point, that is, accounting firms need to adhere to the "three public" principle to maximiz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oligopoly audit market structure can solve the "double role" swing of the firm, and it is just right for the perfect resolution of the "credit crisis". However, with the late start of independent auditing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big four" preempting high-quality domestic resources, and the imbalance in the scale of domestic firms, it is difficult to resist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audit market on China's audit market. Merge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lose the gap quickly. 1998 is a milestone for the CPA industry, starting from here to move towards higher, better, faster. The merger tide swept the whole country rapidly, and "entry threshold" bloomed everywhere. In 2006, the strategy of "becoming bigger and stronger" was put forward, which pointed out the way forward for the domestic survival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But mergers do not add up simply, not just at the formal level, but in the end they only lead to more serious problems. Therefore, how the firm take the road of merger is a hot issue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firm governance, but most of them have carried out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On the basis of theory,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ccounting firms at the beginning of merger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after the merger are few.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idea of "background-problem-cause-sugges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rger behavior of accounting firms in China. First of all,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merger,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course of the merger; secondl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firm merger combined with the case, find out the problem, find ou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finally,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firm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second and fifth parts are the core and emphases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definition, mode, moti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ree waves of merger of accounting firms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the problem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ajor merger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inds out the cause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exper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merger of foreign accounting firms from the aspects of merger effect and inspirati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suggestion countermeas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olutions from four aspects: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merger, integration of customer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cultivation of merger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olutions to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merger, thus contributing to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affairs to become the first class in the world.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2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勇;湖北大信一家受上市公司歡迎的會計師事務所——訪湖北大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吳益格先生[J];湖北財稅;2000年07期
2 ;關于重申不得以行政手段干預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執(zhí)業(y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J];湖北財稅;2000年13期
3 ;中慶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J];國有資產管理;2000年03期
4 劉曉軍;從會計師事務所成為第17被告談起[J];中國審計;2000年01期
5 郭強華,顏勇峰;虛擬會計師事務所浮出水面[J];中國審計;2000年09期
6 左衛(wèi);中美會計師事務所體制之比較[J];上海會計;2000年11期
7 萬云,王峻峰;淺議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風險[J];財稅與會計;2000年07期
8 ;湖南能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J];湖南財政與會計;2000年08期
9 ;用心血鑄就中企會計師事務所的明天──記中企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J];經濟世界;2000年01期
10 ;銳意改革圖發(fā)展 迎接挑戰(zhàn)創(chuàng)佳績──記北京燕平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J];經濟世界;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仁昱;伊鳴;;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戰(zhàn)略選擇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肖艷;;我國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方向和戰(zhàn)略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福勝;鐘衛(wèi);郭滕達;;會計師事務所營銷策略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王棣華;;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對策[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林鐘高;方德梅;;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6 董中超;屈福昌;;本土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以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于守華;翁珍妍;;董事會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基于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代俊;;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機遇和挑戰(zhàn)——基于2002-2009年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前百家信息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裘瑩;;淺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事務所差距及改進辦法[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蘇;;論實現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戰(zhàn)略[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知音 安立偉;網絡應用:挑戰(zhàn)傳統(tǒng)會計師事務所[N];中國財經報;2001年
2 記者 姜永華;中瑞華中恒信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合并[N];財經時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丁韜;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將受重點監(jiān)控[N];中國證券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洪其發(fā);德勤未否認合并中國最大會計師事務所[N];第一財經日報;2004年
5 張毅;投資會計師事務所有錢就行嗎?[N];經濟日報;2004年
6 記者 單羽青;上市公司支付會計師事務所報酬須披露[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7 ;立華會計師事務所遭市場拋棄[N];深圳商報;2001年
8 洲;日本監(jiān)管機構敲打會計師事務所[N];中國財經報;2006年
9 宋光磊;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之道[N];財會信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劉草茵;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尋“良方”[N];財會信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慶麗;會計師事務所產權、聲譽與審計收費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4年
2 王朝陽;會計師事務所轉為特殊普通合伙對審計市場績效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3 王杏芬;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決策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4 李瑞霖;臺灣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品質缺口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06年
5 呂志明;會計師事務所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張俊民;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監(jiān)管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7 萬俊杰;會計師事務所品牌生成機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8 孫鵬;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談判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沈維揚;產業(yè)環(huán)境、內部資源、戰(zhàn)略聯盟與組織績效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熊建益;關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希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問題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7年
2 楊星月;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經濟后果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7年
3 楊欽皓;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成效的案例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7年
4 趙琳;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的資源整合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5 唐志鵬;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l(fā)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6 邵曉寧;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7 趙藏;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8 阮響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思考[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9 向琳;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整合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10 周暉;中國特色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整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7761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77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