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調查科技成果轉化研究
本文選題:地質調查 + 成果轉化 ; 參考:《中國礦業(yè)》2017年S2期
【摘要】:地質調查科技成果轉化不僅可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yè)化、商品化,同時也是國家政策、經濟以及其他相關科研工作快速發(fā)展的助推劑。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結合我國地質調查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我國地質調查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建議。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geological survey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ut also be a booster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policies, economy and other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geological survey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geological survey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項目“地質調查發(fā)展路線圖與管理政策研究”資助(編號:121201004000150008)
【分類號】:P6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炳奇,劉樹臣;加拿大地質調查的重點和方向[J];中國地質;2000年05期
2 ;華北地區(qū)地質調查項目原始資料展評會在津召開[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3年02期
3 ;《地質調查與研究》2003年總目次[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3年04期
4 ;《地質調查與研究》2004年總目次[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4年04期
5 ;《地質調查與研究》2005年總目次[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5年04期
6 ;《地質調查與研究》2006年(第29卷)總目次[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6年04期
7 劉偉;;我國地質調查9年來新發(fā)現(xiàn)礦產地800余處[J];國土資源情報;2008年02期
8 盧春華;;中國地質調查局“節(jié)水鉆探新技術現(xiàn)場示范與培訓班”圓滿結束[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8年06期
9 ;我國地質調查9a來新發(fā)現(xiàn)礦產地800余處[J];礦業(yè)快報;2008年08期
10 ;六城市地質調查試點項目基本完成[J];城市地質;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施俊法;李友枝;金慶花;唐金榮;;淺談地質調查科技創(chuàng)新[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青年分會2006年學術交流論文匯編[C];2006年
2 郭玲;;武漢城市地質調查初步設想[A];礦產資源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論文專輯[C];2004年
3 陳寶國;蔡克勤;劉松;孫晶;費明明;;中國區(qū)域地質調查史大事記[A];“中國區(qū)域地質調查歷史的回顧暨紀念丁文江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周鑫;李虹;;我國省級地質調查機構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A];地勘單位改革發(fā)展座談會文集[C];2011年
5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A];陜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國西部地球物理研究與實踐陜西省地球物理學會成立20周年專集[C];2007年
6 吳昭謙;;安徽省近代百年地質學史回顧[A];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專業(yè)委員會第23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周進生;;加強預算定額工作,實現(xiàn)地質調查項目管理的新突破[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8 陳元旭;王文;呂曉嵐;于清;;我國地質調查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技術管理(2014`MOT)年會論文集[C];2014年
9 ;北京市多參數(shù)立體地質調查[A];2009年度中國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地質找礦新成果資料匯編[C];2009年
10 ;《地質調查與研究》征稿簡則[A];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科技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 壽嘉華;地質調查迫切需要立法[N];地質勘查導報;2009年
2 記者 李曉明;專家論證2007年度國家地質調查部署[N];地質勘查導報;2006年
3 張寶林;地質調查數(shù)據(jù)實現(xiàn)網上查詢[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4 記者 李偉鋒;我國地質調查有了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5 記者 李曉明 秦幸福 段金平 特約記者 郝曉紅 通訊員 馬琳 崔文君 采寫;西北地質調查,,直面經濟發(fā)展主戰(zhàn)場[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6 何雨欣;上海城市地質調查基本完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7 盧民杰;中美兩國加強地質調查合作交流[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8 迪訊;中芬加強地質調查合作[N];地質勘查導報;2008年
9 秦錦麗;甘肅今年啟動37個地質調查項目[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10 記者 于莘明;我國地質調查取得一批新成果[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浩科;地質調查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榮寶沅;面向數(shù)字地質調查的三維引擎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黃育群;中國地質調查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3 謝非;地質調查嵌入式GIS軟件研發(fā)[D];西安科技大學;2016年
4 白嵐;地質調查項目社會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5 賈正元;地質調查元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6 王圓圓;中國公益性地質調查事業(yè)發(fā)展史[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7 裴艷云;基于GeoGIS的數(shù)字地質調查系統(tǒng)的研建[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8 梁仕昌;中國地質調查局聘用制改革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本文編號:183985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83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