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腦相關”理論研究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5-07-09 05:54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孤養(yǎng)結合慢性輕度不可預見性刺激模型大鼠為研究對象,從行為學及海馬神經元形態(tài)學等指標變化闡釋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的療效機制,通過RT-qPCR 檢測 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 mRNA 的表達量,探討扶肝陽化痰開竅法的抗抑郁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方法:理論研究部分:基于“腦為元神之府”、“人之元氣,根基于腎,而萌芽于肝”等理論,提出從肝腦相關為出發(fā)點治療抑郁癥,認為肝陽不足,升發(fā)無力,痰濁蒙竅,腦神失養(yǎng)為抑郁癥主要病機,以扶肝陽化痰開竅法為基本法則,于柴桂溫膽定志湯治療抑郁癥。實驗研究部分:將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成6組,分別為①空白組;②模型組;③柴桂溫膽定志湯高劑量組;④柴桂溫膽定志湯中劑量組;⑤柴桂溫膽定志湯低劑量組;⑥氟西汀組。每組10只。通過孤養(yǎng)結合慢性輕度不可預見性刺激制備抑郁大鼠模型,于實驗第1、21天觀察大鼠一般情況、測量大鼠體重、進行敞箱實驗(Open-field-test)以及蔗糖偏好實驗。在實驗第21天,行為觀察結束后,采集大鼠海馬標本,通過HE染色法觀察大鼠海馬形態(tài)結構變化及采用實時熒光定量...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論研究
1 中醫(yī)學關于抑郁癥的認識
2 肝腦相關理論與抑郁癥的聯(lián)系
2.1 腦之生理機能
2.2 肝之生理機能
2.3 肝腦相關分析及其與抑郁癥的關系
3 抑郁癥發(fā)病機制分析討論
3.1 對肝陽虛內涵的再認識
3.2 肝體陰用陽,陽虛而用不強,是抑郁癥的基本病機
3.3 肝陽不足,春季及晨時升發(fā)無力,是抑郁癥發(fā)病特點的重要原因
3.4 肝陽不足,疏泄不及,是繼發(fā)痰濁內生,上蒙腦神的前提
4 柴桂溫膽定志湯方藥分析
4.1 柴胡桂枝湯方藥分析及研究
4.2 溫膽湯方藥分析及研究
4.3 定志小丸方藥分析及研究
5 現(xiàn)代醫(yī)學關于抑郁癥的病因學研究
第二章 實驗研究
1 實驗材料
1.1 實驗藥物
1.2 實驗儀器
1.3 實驗試劑
1.4 實驗動物
2 實驗方法
2.1 實驗動物分組
2.2 實驗動物抑郁模型建立
2.3 各組藥物干預方式
2.4 行為學觀察
2.5 標本取材
2.6 HE染色觀察
2.7 RT-qPCR檢測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基因含量的表達
3 統(tǒng)計學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應激前各組大鼠體重、敞箱實驗、蔗糖偏好實驗指標比較
4.2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體重的影響
4.3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敞箱實驗的影響
4.4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蔗糖偏好實驗的影響
4.5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4.6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 mRNA含量的表達影響
5 分析與討論
5.1 抑郁大鼠模型建立與評價
5.2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及海馬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5.3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影響
5.4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治療抑郁癥的中醫(yī)認識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4057263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論研究
1 中醫(yī)學關于抑郁癥的認識
2 肝腦相關理論與抑郁癥的聯(lián)系
2.1 腦之生理機能
2.2 肝之生理機能
2.3 肝腦相關分析及其與抑郁癥的關系
3 抑郁癥發(fā)病機制分析討論
3.1 對肝陽虛內涵的再認識
3.2 肝體陰用陽,陽虛而用不強,是抑郁癥的基本病機
3.3 肝陽不足,春季及晨時升發(fā)無力,是抑郁癥發(fā)病特點的重要原因
3.4 肝陽不足,疏泄不及,是繼發(fā)痰濁內生,上蒙腦神的前提
4 柴桂溫膽定志湯方藥分析
4.1 柴胡桂枝湯方藥分析及研究
4.2 溫膽湯方藥分析及研究
4.3 定志小丸方藥分析及研究
5 現(xiàn)代醫(yī)學關于抑郁癥的病因學研究
第二章 實驗研究
1 實驗材料
1.1 實驗藥物
1.2 實驗儀器
1.3 實驗試劑
1.4 實驗動物
2 實驗方法
2.1 實驗動物分組
2.2 實驗動物抑郁模型建立
2.3 各組藥物干預方式
2.4 行為學觀察
2.5 標本取材
2.6 HE染色觀察
2.7 RT-qPCR檢測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基因含量的表達
3 統(tǒng)計學處理
4 實驗結果
4.1 應激前各組大鼠體重、敞箱實驗、蔗糖偏好實驗指標比較
4.2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體重的影響
4.3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敞箱實驗的影響
4.4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蔗糖偏好實驗的影響
4.5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4.6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 mRNA含量的表達影響
5 分析與討論
5.1 抑郁大鼠模型建立與評價
5.2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及海馬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5.3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對抑郁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影響
5.4 扶肝陽化痰開竅法治療抑郁癥的中醫(yī)認識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405726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zhongyaolw/4057263.html
上一篇:健脾益氣方下調Vimentin對肝癌細胞NLRP3炎性小體的影響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