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蕩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02:56
背景與目的:腦震蕩(concussive brain injury,CBI)屬于輕型腦外傷(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是最常見的腦損傷形式之一,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各種暴力案件。腦震蕩的臨床特征是腦外傷后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不伴有明顯的腦內結構損害,?蛇z留包括學習記憶功能障礙在內的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群可長期存在,被稱為腦震蕩后綜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在人類腦震蕩中學習記憶障礙是PCS中最持久和對人們健康生活影響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然而這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這方面的研究也缺乏系統性。相當一部分腦震蕩病例的發(fā)生都要涉及到法律訴訟問題,而基于上述原因,對腦震蕩引起的學習記憶障礙的法醫(yī)學鑒定尚缺乏科學依據;對腦震蕩的臨床治療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認識。所以,建立腦震蕩的動物模型,系統研究腦震蕩對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對腦震蕩的法醫(yī)學鑒定、腦震蕩的臨床治療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材料和方法:84只大鼠隨機分成10組,A、C、E、G、I、J組為腦震蕩打擊組,每組10只:B、D、F、H組為非打擊組,每組6只。為觀察腦震...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與材料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圖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性應激對大鼠海馬CA3區(qū)錐體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效應[J]. 張艷美,楊權,許崇濤,李康生,陳耀文.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2(01)
[2]多巴胺對大鼠海馬和新紋狀體腦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響[J]. 侯筱宇,張光毅. 徐州醫(yī)學院學報. 1998(05)
[3]空間學習記憶的行為模式及其分子神經生物學基礎[J]. 柯尊記,姚志彬. 解剖科學進展. 1998(01)
[4]腦震蕩患者的記憶力損傷[J]. 曾立民,陶志宇,徐京團,周脈芳. 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 1997(06)
[5]實驗性腦震蕩腦組織形態(tài)學改變的動態(tài)觀察[J]. 劉迎春,石秋念. 浙江醫(yī)科大學學報. 1996(05)
[6]大鼠腦震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學研究[J]. 于曉軍,趙福弟,劉卯陽,王兆辰,吳家馼. 法醫(yī)學雜志. 1992(03)
[7]習得性長時程突觸增強在學習各階段中的變化[J]. 梁偉國,許世彤,區(qū)英琦. 心理學報. 1991(01)
本文編號:2959799
【文章來源】:汕頭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與材料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圖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性應激對大鼠海馬CA3區(qū)錐體細胞形態(tài)結構的效應[J]. 張艷美,楊權,許崇濤,李康生,陳耀文.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2(01)
[2]多巴胺對大鼠海馬和新紋狀體腦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響[J]. 侯筱宇,張光毅. 徐州醫(yī)學院學報. 1998(05)
[3]空間學習記憶的行為模式及其分子神經生物學基礎[J]. 柯尊記,姚志彬. 解剖科學進展. 1998(01)
[4]腦震蕩患者的記憶力損傷[J]. 曾立民,陶志宇,徐京團,周脈芳. 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 1997(06)
[5]實驗性腦震蕩腦組織形態(tài)學改變的動態(tài)觀察[J]. 劉迎春,石秋念. 浙江醫(yī)科大學學報. 1996(05)
[6]大鼠腦震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學研究[J]. 于曉軍,趙福弟,劉卯陽,王兆辰,吳家馼. 法醫(yī)學雜志. 1992(03)
[7]習得性長時程突觸增強在學習各階段中的變化[J]. 梁偉國,許世彤,區(qū)英琦. 心理學報. 1991(01)
本文編號:295979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yundongyixue/29597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