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46例臨床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12-17 08:50
【摘要】:目的:回顧性分析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并與無合并病PBC患者比較,提高對本病的認(rèn)識及判斷預(yù)后。 方法:根據(jù)美國肝臟學(xué)會發(fā)表的PBC診斷指南及第八版內(nèi)科學(xué)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綜合征、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病例選自大連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臨床診斷為PBC并資料完整的無合并癥的住院患者60例(設(shè)為PBC組),PBC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6例(設(shè)為PBC合并病組),其中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25例、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SS)13例、甲狀腺炎8例,分析患者的年齡、性別、肝功能、免疫學(xué)指標(biāo)等臨床特征。 結(jié)果: 1.PBC合并病組與PBC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本資料14年間住院PBC患者共231例,PBC合并病組患者46例,占總體PBC患者的20%,合并AIH10.8%、SS5.6%、甲狀腺炎3.4%。PBC合并病組、PBC組年齡分別為56.4±3.2歲、55.3±5.5歲,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PBC/AIH、PBC/SS、PBC/甲狀腺炎年齡分別為56.1±4.2歲、59.9±5.8歲、55.9±4.3歲,分別與PBC組比較,PBC/SS年齡明顯大于PBC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BC/AIH及PBC/甲狀腺炎與PBC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PBC合并病組與PBC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標(biāo)比較 PBC合并病組患者AST、ALT水平高于PBC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其中PBC/AIH、PBC/甲狀腺炎患者AST、ALT水平均高于PB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BC/SS患者AST、ALT升高水平低于PBC患者,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PBC合并病組ALP、GGT、ALB水平與PBC組患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并PBC/AIH、PBC/SS、PBC/甲狀腺炎分別PBC組患者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3.PBC合并病組與PBC組免疫球蛋白比較 PBC合并病組、PBC組患者IgG水平分別1891±422.7mg/dL、1480±277.47mg/dL,PBC合并病組IgG水平高于PBC組IgG水平,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BC/AIH、PBC/SS、PBC/甲狀腺炎患者IgG水平分別為1995±287.41mg/dL、1920±247.217mg/dL、1630±2432.191mg/dL,PBC/AIH及PBC/SS患者IgG水平明顯高于PBC組IgG水平,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PBC/甲狀腺炎IgG水平與PBC組IgG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PBC合并病組IgA、IgM水平高于PBC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 4.PBC合并病組與PBC組PBC組ANA熒光核型分布 PBC合并病組ANA免疫熒光核型表現(xiàn)單一核型18例(39%),其中以胞漿顆粒型(21.7%)為多;表現(xiàn)兩種混合核型24例(52.2%),以胞漿顆粒型+核顆粒型(23.9%)為多,而未見胞漿顆粒+著絲點型(0%);表現(xiàn)三種混合核型4例(8.7%),均包含胞漿顆粒型。PBC組ANA免疫熒光核型表現(xiàn)單一熒光核型27例(45%),其中以胞漿顆粒型(23.3%)為多;表現(xiàn)兩種混合核型26例(43.3%),其中胞漿顆粒型+核顆粒型(21.7%)、胞漿顆粒+著絲點型(15%),表現(xiàn)三種混合核型7例(11.7%),均包含胞漿顆粒型。PBC組患者中胞漿顆粒+著絲點型比例明顯高于PBC合并病組患者,兩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其他ANA免疫熒光核型分布,兩組之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結(jié)論:1.老年P(guān)BC患者易合并SS。2.PBC/AIH、PBC/甲狀腺炎患者血清AST、ALT水平升高明顯。3.PBC/AIH、PBC/SS患者IgG水平升高明顯。4.PBC患者ANA免疫熒光核型以胞漿顆粒型、胞漿顆粒+核顆粒型為多,核型為胞漿顆粒+著絲點型的PBC患者少見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Abstract]:......
【學(xué)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75.2;R593.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伏宇,余國珍,魏蔚,林芬,曾小峰;多種自身免疫病并發(fā)擴張性心肌病一例[J];中華風(fēng)濕病學(xué)雜志;2003年09期

2 閔曉霞;陳靜;吳德全;;多種非甲狀腺疾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探討[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xué);2006年04期

3 姚定康,謝渭芬,陳偉忠,劉海英,屠小卿,范麗英;抗線粒體抗體及其分型對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診斷價值[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年01期

4 閆惠平,莊輝,劉燕敏,馮霞,檀玉芬,劉妍,張欣,趙春惠;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學(xué)特點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年01期

5 姜小華,仲人前,方曉云,安峰,胡寅,孫建文,崔北年,萬新亮,孔憲濤;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特異性AMAM_2抗體在5011名體檢者中的篩查分析[J];中華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03年09期

6 唐樂;閆惠平;馮霞;劉妍;檀玉芬;;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線粒體抗體亞型[J];中國實驗診斷學(xué);2006年06期

7 張福奎,賈繼東,錢林學(xué),王宇,崔焱,歐曉娟,尹珊珊,馬紅,王寶恩;抗線粒體抗體陰性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臨床特征[J];肝臟;2002年03期

8 Robert Flisiak;Maria Pelszynska;Danuta Prokopowicz;Magdalena Rogalska;Urszula Grygoruk;;High concentration of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predicts progressive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年36期

9 Roger Klein Moreira;Frank Revetta;Elizabeth Koehler;Mary Kay Washington;;Diagnostic utility of IgG and IgM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04期

10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What do autoantibodies tell u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29期



本文編號:23839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xiaohjib/23839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77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