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T6B在膀胱癌上的表達及其預后意義的研究
【學位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737.14
【部分圖文】:
膀胱癌的表達及預后意義1.1 對象和方法1.1.1 研究對象1.1.1.1 KRT6B mRNA 表達數據及臨床資料的來源本研究的所有數據均來源于 TCGA 公共數據庫。進入 TCGA 官網(https://cancergenome.nih.gov/),登陸 GDC 數據門戶。在“Repository”界面下設定檢索條件,如圖 1.1。其一、Cases 條件界面中 Primary Site 選定 Bladder;Program選定 TCGA;其它條件為系統(tǒng)默認選項。其二 Files 條件界面選項中選定Transcriptome Profiling,Gene Expression Quantification 和 HTSeq – Counts;Files中的其它條件為系統(tǒng)默認選項。最終從中共獲取 433 個膀胱癌患者樣本原始基因表達譜數據,其中包括 414 例膀胱癌腫瘤組織和 19 例癌旁正常膀胱組織的原始 mRNA 表達數據。
圖1.2 FIREHOSE登陸界面1.1.1.2 入組標準納入標準:①包含KRT6B mRNA原始表達數據的膀胱癌病例;②有基本資料和臨床病理信息的病例;③被明確診斷為MIBC的病例;④已經死亡的病例且有明確死亡時間的病例;⑤膀胱癌癌旁正常組織病例。排除標準:①排除無臨床基本資料和病理信息的病例;②排除被明確診斷為NMIBC的病例;③排除已死亡的卻沒有明確死亡時間的病例;④排除重復檢測的病例。由于TCGA數據庫中膀胱癌患者臨床資料信息的收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我們將各組內沒有相關臨床資料信息的病例予以剔除。所以最終納入各臨床特征下的病例總數不均相等。
T2、T3、T4期MIBC患者K-M生存曲線(P<0.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維輝;陳俊毅;李毅寧;朱紹興;;外泌體應用于膀胱癌診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19年01期
2 肖婷婷;楊琳;尹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膀胱癌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9年06期
3 劉安偉;許傳亮;;長鏈非編碼RNA:膀胱癌研究的新熱點[J];上海醫(yī)學;2018年01期
4 葉濤;葉章群;;膀胱癌研究的新進展[J];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17年04期
5 張川;祝青國;趙亞坤;金承洛;劉偉;陳照彥;杜言凱;仇宇;;雷帕霉素抑制膀胱癌細胞生長及轉移的實驗研究[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2年03期
6 梅志強;劉曉燕;李娟;段承剛;;槲皮素誘導膀胱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J];科技資訊;2012年17期
7 陳平鋒;;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誘導膀胱癌細胞凋亡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年35期
8 楊德林;宋波;張超;王海峰;王凱;徐鴻毅;;膀胱癌細胞在尿液中適應性生存的研究[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李功成,張旭,李龍承,葉章群;曲古抑菌素A對膀胱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5年07期
10 張睿,張建軍,何祖根,程書鈞,高燕寧;膀胱癌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癌癥;200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巡;腫瘤細胞來源的囊泡作為增敏劑增強膀胱癌化療效果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9年
2 孟旭英;TRIB3在高糖介導的膀胱癌細胞增殖、遷移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秦杰;miR-424-3p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和順鉑耐藥性關系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王啟飛;順鉑通過影響miR-141表達促進膀胱癌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5 尉春曉;核糖體組裝調控因子PNO1基因通過mTOR通路調控膀胱癌增殖的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6 萬瑋;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通過協(xié)同低氧誘導因子1α調節(jié)膀胱癌細胞葡萄糖代謝[D];廈門大學;2016年
7 李琛;B7-H3通過調控膀胱癌干細胞自我更新能力促進膀胱癌復發(fā)轉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8 陳樂仲;WTAP基因在膀胱癌的表達及其和膀胱癌關系的體內外研究[D];武漢大學;2018年
9 李軍;SIRT3基因對膀胱癌細胞侵襲轉移及上皮間質轉化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高儒旭;長鏈非編碼RNA ZEB1-AS1調控miR-200b/FSCN1信號通路并參與TGF-β1誘導膀胱癌細胞侵襲遷移的機制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乾孝園;PAK6在膀胱癌中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李耀輝;MiR-212調控HMGA2表達對膀胱癌T24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張勇;miR-505-5p在膀胱癌中靶向調控PLK1抑制細胞增殖,遷移和誘導凋亡的機制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駱陽;CpG ODN作用于膀胱癌細胞的機制探討及表柔比星聯合卡介苗作用于膀胱癌細胞的機制探討[D];廣東藥科大學;2019年
5 孫寧川;谷氨酰胺影響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增殖、凋亡及其相關機制研究[D];青島大學;2019年
6 張永建;MCT1對膀胱癌侵襲作用及糖代謝的調節(jié)[D];青島大學;2019年
7 冉小山;KRT6B在膀胱癌上的表達及其預后意義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8 劉康康;STK32C在膀胱癌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9 王銀蕾;DKK2在膀胱癌發(fā)生進展中的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姜智豐;血清游離葡萄糖甘露糖比值和單糖水平對膀胱癌的輔助診斷和病情評估價值[D];青島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4505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yixuelunwen/mjlw/284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