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后十七年文學與政治文化之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10 21:25
在服務論文學觀的規(guī)定下,建國后17年文學與政治發(fā)生著緊密的關系,這無疑應該是一個常識性的觀念。但是,在17年的歷史環(huán)境內,17文學究竟怎樣與“政治”發(fā)生著關系,特別是實踐地看,這里的“政治”又指向什么樣的歷史內容,則仍然是一個有待具體厘清的問題。 從實踐的層面看,17年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全面表現(xiàn)為與17年政治文化的關系。正是17年的政治文化,從物質制度、理論思想一直到心理層面全面參與規(guī)定著17年的文學實踐。 廣義的政治文化分三個層面,一則為政治制度層面,一則為政治思想層面,再則為政治心理包括政治信仰、政治價值等層面。17年政治文化在這三個層面全面地影響著新中國建國后17年的文學。因此,通過對這一影響歷程的歷史描述,無疑將會較充分有效地揭示17年文學的歷史面目。 從物質制度上說,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學工作者,其“組織化”問題無疑是17年文學實踐過程中的一個突出的歷史現(xiàn)象。但這恰恰是當時的政治文化決定的結果。在一定時期內,政治上“一元化”領導的思想將行政領導和思想領導絕對統(tǒng)一了起來。這導致行政權力和思想權力的混淆。最...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導言 政治權力與政治思想
第一章 建國后文藝工作者的組織化及其評價
第一節(jié) 建國后文藝工作者的組織化
第二節(jié) 組織化與黨的行政領導
第三節(jié) 組織化的效率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作的組織化以及組織化的評價
第二章 十七年的文學思潮與政治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化
第一節(jié) 意識形態(tài)化運動與新中國的第一次文學思潮
第二節(jié) 《武訓傳》的批判與全面的思想統(tǒng)一運動
第三節(jié) 胡繩、夏衍與小資產階級的批判
第三章 新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其自我改造
第一節(jié) 黨內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二節(jié) “左翼”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三節(jié) “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四章 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與革命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
第二節(jié) “兩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五章 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
第一節(jié) 題材與為政治服務
第二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修辭
第三節(jié) 敘事詩與頌歌
主要參考書目
本文編號:4015681
【文章頁數(shù)】:9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導言 政治權力與政治思想
第一章 建國后文藝工作者的組織化及其評價
第一節(jié) 建國后文藝工作者的組織化
第二節(jié) 組織化與黨的行政領導
第三節(jié) 組織化的效率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作的組織化以及組織化的評價
第二章 十七年的文學思潮與政治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化
第一節(jié) 意識形態(tài)化運動與新中國的第一次文學思潮
第二節(jié) 《武訓傳》的批判與全面的思想統(tǒng)一運動
第三節(jié) 胡繩、夏衍與小資產階級的批判
第三章 新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心理及其自我改造
第一節(jié) 黨內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二節(jié) “左翼”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三節(jié) “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與自我改造問題
第四章 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與革命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
第二節(jié) “兩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
第五章 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
第一節(jié) 題材與為政治服務
第二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修辭
第三節(jié) 敘事詩與頌歌
主要參考書目
本文編號:401568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401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