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之文學批評理論簡論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04:32
  本文對《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中的文學批評理論文章進行了系統(tǒng)地研究。首先,對《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在文學批評理論建設中的貢獻——批評的功能、標準和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它結合時代批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發(fā)展了我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的社會政治功能,提出了文學批評的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確立了美學——歷史的批評方法在我國文學批評領域的主體地位。其次,指出這些理論文章的理論局限主要集中在過度張揚文學批評的社會政治批判功能,將文學批評社會化,以社會政治批評取代文學批評。另外,四輯《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在批評理論文章的編選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再次,從社會學術環(huán)境、編選主體和其他客觀因素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在文學批評理論方面得失成敗的原因。編選主體的編選目的、編選態(tài)度、個人修養(yǎng)等作為內(nèi)因,對《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的現(xiàn)狀起決定性作用。當時的社會學術環(huán)境、批評實踐、占有資料的多少等作為外部條件,對《中國新文學大系·理論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最后,探討了這些理論文章在二十世紀對我國文學批評理論建設的影響,重點探討了對我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的理論格局形成的作用。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成就與貢獻
    1.1 社會政治功能的強化
    1.2 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的確立
    1.3 美學—歷史批評方法在我國的確立
第2章 局限和缺失
    2.1 理論局限
        2.1.1 角色認知失誤
        2.1.2 批評觀念的一元化
    2.2 選本的缺失
第3章 貢獻與局限的原因探析
    3.1 社會學術環(huán)境
    3.2 編選者的主體因素
        3.2.1 編選目的
        3.2.2 編選態(tài)度
    3.3 其他客觀因素
        3.3.1 資料短缺
        3.3.2 時間因素
第4章 對二十世紀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理論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癥結的深度思考[J]. 郭昭第.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6)
[2]文學價值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批評[J]. 伍世昭.  學術研究. 2006(05)
[3]古今融匯出興辭——對文學屬性的新思考[J]. 王一川.  人文雜志. 2006(03)
[4]走向對話和開放的文學研究——“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文學理論及文學批評發(fā)展狀況”學術研討會綜述[J]. 程革.  文學評論. 2006(03)
[5]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中的形式批評[J]. 伍世昭,李江山.  文藝研究. 2006(05)
[6]文學批評理論的主體間性轉向[J]. 楊春時.  中州學刊. 2006(03)
[7]文學批評斷想[J]. 郭宏安.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8]論“文學是人學”的三個維度[J]. 朱首獻.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
[9]時間的意義——十七年文學現(xiàn)代性價值的時間維度[J]. 邵明.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6(02)
[10]重返中流:對新世紀文學走向的審思[J]. 肖向東.  江海學刊. 2006(02)



本文編號:29026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29026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740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