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現(xiàn)象論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1:51
“70后”現(xiàn)象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文壇的一個重大事件。它作為一個從民間走出的創(chuàng)作群體,高舉70年代生人的精神旗幟,以創(chuàng)作主體的獨立的生存姿態(tài),新異的寫作內容而備受關注。 本文從四個層面切入,對這樣一個兼具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品格的創(chuàng)作群體進行考察。全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以各文學期刊為主線,梳理70后作品發(fā)表情況及相關評論,從事實層面充分論證70后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所必須引起的關注。在此基礎上,提出70后命名的可能性。第二章從70后文本的思想內容入手,對70后的生命體驗即“成長與歷史”、“身體與性”、“城市與生命”三個層面進行分析解讀,從而更親近的把握70后作為一個年輕的文學群體關懷世界的方式與高度。第三章集中分析6位70后代表作家的“個人化”語體,對70后作家的語體風格進行把握,體驗其言說中語言作為精神獨體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第四章則從總體上概述了70后作品中存在的深刻局限性:“無力的自我重復”、“逃避自由”、“矯情的自我認同危機”,并對70后寫作的堅實“成長”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70后的崛起
第一節(jié):70后的足跡
第二節(jié):命名的歧義與反思
第二章:70后的生命體驗
第一節(jié):成長與歷史
第二節(jié):身體與性
第三節(jié):城市與生命
第三章:70后的言說
第一節(jié):語言是存在的家
第二節(jié):“個人化”的語體
第四章:70后的歧途
第一節(jié):無力的自我重復
第二節(jié):逃避自由
第三節(jié):矯情的自我認同危機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他者”視野中的城市:作家的經歷與城市意識[J]. 張衛(wèi)中.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4(04)
[2]論“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類”寫作[J]. 倪偉. 文學評論. 2003(02)
[3]對“成長”的傾注──近年來女性寫作的一種描述[J]. 潘延. 江蘇社會科學. 1997(05)
本文編號:2897554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70后的崛起
第一節(jié):70后的足跡
第二節(jié):命名的歧義與反思
第二章:70后的生命體驗
第一節(jié):成長與歷史
第二節(jié):身體與性
第三節(jié):城市與生命
第三章:70后的言說
第一節(jié):語言是存在的家
第二節(jié):“個人化”的語體
第四章:70后的歧途
第一節(jié):無力的自我重復
第二節(jié):逃避自由
第三節(jié):矯情的自我認同危機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他者”視野中的城市:作家的經歷與城市意識[J]. 張衛(wèi)中.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4(04)
[2]論“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類”寫作[J]. 倪偉. 文學評論. 2003(02)
[3]對“成長”的傾注──近年來女性寫作的一種描述[J]. 潘延. 江蘇社會科學. 1997(05)
本文編號:289755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2897554.html